首页 走近娛樂圈之公司倒閉三百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就沒忍住。

她和他的照片加上釜山電影節的消息才再次鋪遍全網。

不過電影應該是不會再次上映了。

分析公司認為上映後再賺錢的可能性很小。網友只是對新聞感興趣,不是對電影感興趣。

她覺得重映版不同,說不定會有人感興趣?

年八月說:「導剪版最好等個三四年大家都忘了再放出來。」

藍光碟已經定好發行了,就是發行日期比較晚,定的是三年後。

年八月:「這三年我怎麼著也要再搞兩個獎回來。」

她是才知道年導的野心這麼大,一部電影要得多個國際大獎才滿意。

這才就影帝影后的世界嗎。

比正常拍戲演戲還緊張的樣子。

不過這都跟她無關,她是演員,演戲就行了。

目前除了史導給的那個百合本之外,還有另一個本,就是陸北旌寫的劇本。

他真的把劇本寫出來了,但是內容太不商業了。

在她看來,他寫的這個本子可以叫《我的前半生》,寫的就是他小時候的事,不過切入點是從父母輩開始的。

他的父母輩都是七零後,做為第一批獨生子女,他的父母輩受到的教育就是人生要靠自己,要努力學習,要建設祖國。而且由於祖輩大多數都經歷過那個動盪的年代,都算是擦到了那個年代的尾巴,經歷過上山下鄉和恢復高考,祖輩都相信學習能改變命運,父母輩也是這麼做的。

他的父母都留在了上學的城市,北京。兩人都沒有回家鄉,所以幼年的他是個標準的鑰匙兒童,父母都上班,他放學自己坐公交,自己回家,自己泡泡麵吃麵包。他不是祖輩手裡的小太陽,等到父母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接到北京贍養的時候,他已經是初中生了,為了給家裡騰出空間,他開始了住校,他對祖輩的印象就是他們都已經生了老病,長期吃藥,需要定時往來醫院,家庭負擔加重。他不討厭祖輩,他很喜歡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對他的疼愛。但他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都又老又病,他們認識的太晚了,沒有留下多少美好的回憶。

到他大學時,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相繼過世。

家庭負擔減輕,父母鬆了一大口氣。

悲傷輕飄飄的,風一吹就沒了。

他突然之間就長大了,父母猝不及防。

而當他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之後,父母突然之間就老了,他同樣猝不及防。

他和父母就像是兩條平行線,總是在回頭時才能看到對方。

他把這些寫成劇本,倒敘式的,從兒子要結婚開始,兒子回家,發現父母老得嚇人,親子關係之間冷淡中又夾雜著愧疚,想親近卻兩邊都不習慣,彼此客氣的發瘋。

然後分三段倒敘整個故事。

從大學,到初中,到小學,最後是年輕的父母剛剛畢業找到工作,意氣風發的回家向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說:「爸媽,我畢業了,我找到工作了,我可以留在北京了!我要結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