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炮灰親媽不幹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其實吳昊這樣對武英雖然殘酷, 但起碼相當乾脆, 比那些沒興趣還吊著人的那些好多了。

她一方面情感能理解,卻又不能接受自己的朋友這樣傷心, 撒氣自然是找當前的人來撒氣。

易霆多少也知道些,自然順著她說。

許夢雪心裡舒坦些了, 便回屋睡覺。睡覺前, 琢磨那天從省城帶回來的那個報紙。

報紙上有篇文章——《七旬垂危老人尋找繼承人》, 寫的是一位世紀之初出生的一位老人, 有一手的紡布織布的手藝,兒子女兒都在國外,誰也不願意回國。

老人年過七旬,眼見已垂垂老矣,卻苦苦找不到一位合心的繼承人,自己多年的手藝就將隨他去世而消亡。

他不忍如此,故出此下策,想登報尋一位繼承人。

繼承人的要求他沒細說,只說會有自己的考察,考察通過的,方能得到他的繼承。

而他因為生病,沒多少精力,不會培養幾個繼承人,只會在若干繼承人之中選擇一個。

他對選中的繼承人有個要求,希望繼承他手藝的繼承人能負擔他最後的醫藥費用。

許夢雪在這點目光上一頓,手捏報紙,想事情想得出神。

手工藝的紡布織布,其實是一種文化傳承,有的可能蘊藏著好幾代人的智慧。

估計這則消息在前幾十年出現,大家便趨之若鶩。這幾年變化挺大,機械化充斥著社會的角角落落,走在街上便能聽得到機器的轟隆聲。

城市裡的節奏不斷加快又加快,隨機器的生產帶一起,把人們帶入更高速的發展時期。

以前,為了儉省,能手做的東西絕不去買。

有了機器後,肉眼可見地,手工不吃香了,能用機器的絕不用人力,大家推崇機器,因為機器又好又快還省力。

賣衣服也是這樣。

羊城的衣服為什麼受歡迎?

一方面是大機子做出來的,一方面是更新換代快,一波疊一波的潮流,手工跟不上。

手工的技術,還值得要嗎?

許夢雪先打了個問號,又把問號劃掉,改為嘆號。

這是她的預感和判斷。

在人們迫切追逐機器之時,手工逐漸退場,但有一天人們會渴望手工回來,甚至是會用昂貴的價格換它回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