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季風吹拂的港灣[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盛嘉宜早就熟悉了走到哪裡都有閃光燈,心情好的時候她還會跟狗仔打個招呼,心情一般便裝作看不見,這一次她便裝作看不見,自顧自從門口的石獅子旁繞過。

劇組下榻的酒店就隔了不到半條街,天色尚早,老榕樹枝幹間隙里落下婆娑的光,街道兩邊隨處可見老舊騎樓。這幾年珠三角有許多華僑返鄉投資生意,騎樓下頭滿滿當當開著各色店鋪,其中又以音像店、五金店、零售家具店最多。

過去幾步還有一家拳館,門口掛著塊牌匾,寫著武術洪拳館,李孟華找過來的時候覺得挺有意思,請店主比劃了幾招後,覺得不錯,便邀請他到劇組裡當了武術指導。

李孟華脾氣好,是導演里出了名的能打商量的人,什麼都順著製片人投資人的意思來,也因為這個原因從業多年,家中書櫃裡仍然沒有太多獎盃,但這不代表他就是個二流導演。

1974年,李孟華的處女作《太極》以650萬元的收入拿下當年港影票房冠軍,七十年代的香江粵語片與國語片還沒有區分這樣大,兩者共分天下的時候,李孟華拍的粵語動作片掀起粵語風潮,一時之間蓋過國語的風頭,也就是從他這裡開始,國語片也就越來越少,粵語電影稱霸影壇。

當了這麼多年導演,李孟華拍電影速度又快,一年最多的時候能有十多部電影產出,香江幾乎沒有他沒有合作過許多大牌,這其中就包括已經去世的功夫皇帝,也有還不那麼有名氣的謝海華。

橙禾曾扶持過李孟華建立自己的影視公司,投桃報李,李孟華和橙禾的影星,尤其是謝海華,總是保持著長期友好的關係。

從前最初相識的小人物,到了今天,都爬到了娛樂圈這座金字塔的頂峰,站在他們身後的,有太多已經被大浪淘沙下去的人。

影壇的黃金時代,是他們這群人一點一點打拼出來的。

他的認可,對盛嘉宜很重要。

但李孟華的話,盛嘉宜聽完,並沒有受寵若驚。

盛嘉宜對李孟華說:「您如果這樣想,我倒是覺得本末倒置了,從來沒聽說過先有人走出去,才有電影走出去,電影是一門產業,香江如今看似星光熠熠,說起來只靠著寥寥幾人撐著,我才拍三年電影,再接新片就已經遇不上新的面孔。就說我與何先生、師兄、還有Lynn哥,都已經合作過幾次,拍我從來沒有拍過的動作武打片,竟然還是這群人,無非是多了古先生他們,以後再拍,真不知道哪裡還有新鮮感。」

「我知道業內都講我是年輕一代里的第一人,可年輕一代實在也找不出什麼人,所以這個第一人稱號我真是輕輕鬆鬆就拿了下來。大家總對我抱有些莫名其妙的期待,好像覺得我要是能成為超級巨星,香江電影就有了傳承,這帽子太高,我實在是擔不起這樣的期許。」

「這世界上一切河流都是先有源頭,後有水,源頭枯竭了,再怎麼樣,這條河也是要流乾的。」

盛嘉宜停了下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