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季風吹拂的港灣[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盛嘉宜坐直了一些,她臉上不經意的笑容消失了,變得嚴肅起來。

「當然。」她斬釘截鐵道。

飛一般的愛情小說

【1996年, 通常被認為是東南亞各國發展到達巔峰的一年。這一年,泰國經濟已至峰值,新加坡、馬來、印尼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收入, ——《香江日報1998年12月刊》】

一整年,盛嘉宜都忙著拍戲, 她要拍的戲實在是太多了,拍不完,根本就拍不完。多的三四月, 短的十來天, 一年下來, 零零散散又拍了八部電影。

和鄭導的新電影上映後,沒有什麼懸念的, 盛嘉宜再次蟬聯各大獎項影后桂冠,謝嘉誠也撈到了一座金像影帝。同日本名導山崎大和合作的電影《藍夏》入選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刷新多項文藝票房紀錄, 盛嘉宜本不指望威尼斯電影節將金獅獎給她,在她看來,再度進入三大電影節拿獎至少是三十歲的事情,但也許是憋著一口氣要和坎城唱反調,也許是因為這一屆的威尼斯電影節副主席是中國電影協會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演員, 總之,僅僅時隔一年,盛嘉宜再度捧走了這份殊榮。

這下, 她是真的牢牢坐穩了亞洲影壇一姐的位置。用港媒的話來說, 她現在就算是親自走路, 也有人會給她的鞋印計價。銅鑼灣各大商場最知名的奢侈品牌已經全部換上了盛嘉宜的巨幅海報,因為影迷太多太瘋狂, 不得不搬家到半山的富人別墅區,私人會所牢牢擋住了企圖窺探明星生活的狗仔與粉絲。

而且從盛嘉宜的身上,普羅大眾終於意識到,哪怕是女明星,只要成了超級巨星,也根本不用愁錢會從什麼地方來,更不見得看得上那些豪門中拿信託度日的公子哥。盛嘉宜片酬很多,電影分紅亦不少,商務站台按照分鐘計價,GG更加拍到手發軟。

也就是這一年,盛嘉宜登上名利場財富榜首,成為中國收入最高的明星——並非女明星。

全年收入高達2.9億港幣,離排名第二的謝嘉誠高了整整一個多億。

謝嘉誠問盛嘉宜成名至此是什麼感覺。

盛嘉宜:「無敵,實在是寂寞。」

謝嘉誠:......

「要不要去喝杯酒?」無線周年慶的後台,謝嘉誠攔住正準備離開的盛嘉宜。

何希月一邊像看崽子一樣看著她,一邊用審視謹慎的目光緊盯著謝嘉誠。

「Joshua啊,嘉宜現在出門,後頭真的跟了好多狗仔,你們去喝酒,很難不被拍到啦。雖然說朋友之間,一起出入也是正常,但是你看看鐘,現在時間也不早啦,晚上十點,你們兩個跑出去,明天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新聞。」何希月哼了一聲。

早幾年麼,嘉宜還得求著和何季韓合作,後來何季韓和她分道揚鑣,就選了謝嘉誠繼續炒作。男星總是比女星知名度更大一些,粉絲也更多一些,和他們合作,為的是爭那麼一些光。但如今不一樣了,何希月巴不得這些男明星都離嘉宜遠一些。

「Andy姐,我沒有別的意思。」謝嘉誠溫文爾雅,笑容和煦,並不因為何希月的話而生氣。

何希月頓時哼了一聲。

盛嘉宜輕飄飄瞥了她一眼,轉頭問謝嘉誠:「去哪裡?」

「石澳海邊有家酒吧不錯,在高爾夫球會俱樂部里,狗仔進不去。」

「好。」盛嘉宜應了下來,「我們分開走。」

「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