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全家人都知道秋遲在哪上學,就連四歲的兒子都知道,只有他這個一家之主不知道?
為什麼他印象中有殘存的「蘭花堂」呢?秋遲真的在梅花堂?他甚至將家中管家也叫了來,問道:「你可知道大小姐在哪裡上學?」
管家非常不解,但還是有自己專業素養的:「回郎君,大小姐在第一幼學梅花堂入讀,還交了幾個好友呢。」
程信:……合著連個管家都比他知道得多?
擺擺手:「下去吧。」
梁之語對郎君的生氣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秋遲的病。事不宜遲,上午體檢,想必下午那位老大夫也會回到仁心堂看診了。原本她是想與郎君有商有量,父母兩個一起帶上秋遲去看病,現在看來也不用了。
於是下午的時候,梁之語就帶著程秋遲去仁心堂了。小兒子程冬降聽說是這種事,表示也要跟著去。梁之語有些不耐地安慰道:「乖,阿娘是帶姐姐去看大夫,不是去玩耍。」
程冬降卻很有些成熟:「我知道的阿娘,我不用您照顧我,我也想去看看姐姐。阿娘,您放心吧,我能頂用,我是我們家唯一的男子漢啊。」
被自動忽略的程信:……
他此時還在書房處理公務呢,並不知道一家三口都走了。
程秋遲也有些感動地捏住弟弟的手。雖然他一個四歲的小人兒說什麼「男子漢」怪好笑的,可她是受用的。
到了仁心堂,老楊大夫果然在坐診,見是上午那個小女娃來了,還有些高興:不怕病人病的重,就怕病人不想治。
這時候來了,至少說明小女娃回家是告訴了家裡人的,而她能做主的家裡人也很重視在乎她,所以這時候就過來了。才過去半天不到呢。
只是……這來的人是不是有點微妙,孩子娘親、孩子弟弟?孩子她阿爹呢?死了?
老楊大夫心念百轉,只是沒有宣之於口。
梁之語已經一臉感激道:「聽我家女兒說,大夫您醫術高明,一眼就看出了病灶,還讓她回家與我們好好說說。我們全家都特別感謝您。您看看,該如何調理她的身子呢。」
老楊大夫便先問過梁之語,從前他們是如何照料程秋遲的,吃過哪些藥,剛出生時就是個什麼情形。
梁之語事無巨細,回答得一清二楚。
老楊大夫就滿意地點了點頭,一看就知道是個好娘親,有些富貴人家的男女主人將孩子送來給他看病,卻連兒女吃過什麼藥都說不清楚,也不知道兒女的情況,一問三不知,還不如下人懂得多。他就很無奈了,這些人吧,說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倒也不是,不然也不會聽說他醫術高明就急著往仁心堂送;可說他們愛自己的孩子吧,也不太像,連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這位梁夫人倒是知道很多,可見對女兒很上心。老楊大夫自己也有兩個孫女,和程秋遲一般年齡,對孫兒孫女一視同仁,還讓他們一起學醫,因此最看不上重男輕女的舉動。這位夫人看起來對兩個孩子倒是一視同仁的,他心下就為小女娃高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