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身死,父皇定會在泉下拷問於他。對我們來說,雖然死會簡單許多,卻還得堅持著活下去……」 孝瑜凝望著孝瓘,「若果真如你信中所言,太子曾在此事中推波助瀾,我們怎能眼睜睜看著他登臨帝位?」
孝瓘張了張口,似要說什麼,卻聽孝瑜又道:「你回肆州吧,擅離職守,是個令人浮想聯翩的罪名。」
「那兄長呢?」
「太後命我連夜赴鄴,通知六叔和九叔。」 孝瑜說話間,狂風忽起,枯葉飛舞,他抬頭望了望玄青的蒼穹,似自語道:「清都空了,人心都燥起來。」
「大兄,如果有可能,我想回來。」
孝瑜微微一笑,「好。」
「對了……」孝瓘略有躑躅,「有封信……請兄長轉交姑母……」他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皮上寫著「太原長公主敬啟」幾個字。
「猗猗畢竟是長公主的女兒,我對她要有個交代……」他低了頭小聲解釋。
「這孩子生不逢時啊……你放心,我會和姑母商議,將她遷歸中山王陵。」孝瑜接信放入懷中。
「大兄!」孝瓘突然抬頭,「我想在義平給她留一個位置……」
「胡鬧!」孝瑜厲聲呵斥,「她已不是你的竊妻,有何身份與你同穴?適逢誅元,人人都想與元氏撇清關係,怎麼偏你反其道而行?更何況,你此舉又將鄭氏置於何地?」
孝瓘一時無語,只是緊緊攥了雙拳。
「行了,值此非常時期,務須謹言慎行,此事我暫不與姑母提了。你在信中加幾句話,把傷勢說一說。」
孝瓘一愣,「我……其實……也還好……」
「你剛不是說想回來嗎?」
齊國天子高洋龍馭上賓的消息終於在他死後九天傳遍了街頭巷尾。
同一天,遵照高洋遺旨,太子高殷在晉陽宣德殿即皇帝位。尊皇太後婁氏為太皇太後,皇后李氏為皇太後;而他兩位在勛貴中頗有聲望的叔父六王高演和九王高湛分別被拜為太傅和太尉。
十一月辛未,高洋最寵愛的十一弟高湜作為挽郎,吹著笛子、擊著胡鼓,導引梓宮回到鄴城。十二月乙酉,殯於太極前殿。次年元月,改年號為乾明。
。
因有大行皇帝「嗣主、百僚、內外遐邇奉制割情,悉從公除」的遺詔,從各地奔喪的宗室未准長留京畿,各州、郡國也無需像往年那般派遣使節參加元日嘉會。
乾明元年的元日,不見了往昔的火樹銀花,喜慶祥和,僅剩下一場從北至南的漫天大雪,覆蓋了齊國的半壁江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