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膽小,本就與我不同。」她嘆了口氣道,「而且我聖賢書讀得少,心中也沒有什麼國家百姓。在這亂世當中,我只希望鄭氏顯達,族人獲益,這裡才是我的根基。阿耶,你那套『以天下為己任』的儒法過時咯!」
祖父搖頭嘆了口氣,「艷度,是我沒有教好你。」
姑母輕嗤地笑了一下。
每逢佳節,高門之間總有些親戚往來。
博陵崔氏與滎陽鄭門素有姻親,崔氏族長帶著子弟們來到鄭氏塢堡。
崔家小郎長相清俊,談吐不俗,長輩們都紛紛誇讚。
他卻自謙道:「崔玄才智疏淺,怎堪大人謬讚?」
我聽見阿叔私下裡跟阿翁建議,「若與崔家定下姻親,豈非美談?」
阿翁捻了捻鬍子,「我怕你阿姐跟我鬧啊……」
「難道父親也信那阿禿師的話?也覺得清操有王妃之命?」
我這才知道,他們想要為我與崔玄定親。
阿翁冷聲一笑,「那你也太小瞧他們的野心了。艷度前幾日回來說,想等清操再大一點,帶她去下都待詔呢!」
我聽到這句,禁不住瑟瑟發抖,誰不知道當今天子色令智昏,荒唐至極!
「這……這怎麼能行呢?」阿叔是大驚,且同我想到一處去,「誰不知道至尊……」
阿翁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
阿叔卻仍道:「清操是阿兄僅存的血脈,父親更是悉心教養,水佩風裳,不可落於泥淖……」
次日,阿翁在塢堡宴請賓客,命我在簾後撫琴。
他看了看在座的幾名後生,道:「今日諸位可在此咨疑互難,辨理明心。」
我明白,阿翁這是要在家中舉行一場清談辯論,為我挑選年輕的才俊……
只聽阿翁首先豎義,便是提個辯論的靶子。
「諸君就辨一辨這『義利』二字吧。」
一位族兄首先站起來,道:「子曰: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趨利避害,這便是人的天性,但不能不講道。」
阿翁點了點頭,問道:「那又何為道呢?」
那位族兄愣了一下,似乎回答不上來了。
此時,崔玄站起身,畢恭畢敬地對阿翁行了禮,然後開口道:「凡夫多好利有欲,道,便是控制欲望,潔淨內心,正所謂『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對士人而言,應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裡的『道』便是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他這一番話,說得阿翁連連點頭,捋著鬍子笑問他道:「你身為士人,做得到嗎?」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只要不爭,便可以做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