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和我兒子不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任媽不解,不知道「叔叔阿姨」是個什麼關係。不過她是開店的,什麼事沒見過,即使想不通也並不在意:「歡迎!嘉一你找任冰怡是吧?她出去了,我把她叫回來,你稍等等。」沒等男孩回答,她從圍裙兜里掏出手機,撥了女兒的電話。

李韓綺和辛自然站得離門口近,只聽一陣鈴聲在身後遠遠響起。林嘉一耳朵尖,轉頭往那邊看。只見任冰怡和一個男生正並肩走來。

女孩也看見了林嘉一,立刻尖叫:「林嘉一!你怎麼來了!」她身旁的男生也是熟人,是三中另一位學霸,莊平海。

兩個少年打了照面,都是一愣。

第二十章 對手

林嘉一的確很久沒見到任冰怡了。但他與莊平海上次見面,卻是在不久前。

當時李韓綺問他暑假想怎麼安排,他提出去上輔導班。就是在那裡,他見到了這位老同學。他主動跟對方打招呼,莊平海卻反應冷淡,只是點點頭。

坐在他們旁邊的也是三中人,是隔壁班的優生劉致宇。劉致宇學習成績相當好,與莊平海難分伯仲,而略遜於林嘉一。在三中,他們幾個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對手,瞄準的目標,則是每家公立初中都有的「指標生」名額。

指標生,是市教育局為均衡義務教育發展水平而制定的政策。每年,教育局會拿出 10 所重點高中招生名額的 65%,按照畢業生數量比例分配給全市各初中。拿到指標生名額的考生將獲得中考降 15 分錄取的優待。

換句話說,假如一名學生所在的初中學校升學率一般,但他或她成績排名靠前,則有可能爭取到指標生名額。儘管這名優生與最強初中同等名次的考生相比,成績還有差距,但依然有很大希望可以考上重點高中。

還有,指標生名額是定向的,就是說,如果某學生是 A 中指標生,那麼他的 15 分降分錄取資格只能用於報考 A 中。

按照規定,初中學校不能公開披露中考成績。但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對自己學校的情況都有譜。畢竟每屆畢業多少人、多少人考上重點高中、多少人能上普高或中專中職,都是明擺著的。

三中就是一家最最「普通」的學校。人們都說,學校好不好,第一看生源,第二才看師資。三中的師資本就一般,生源更「一般」,每個班裡至少有三四成學生志不在學習。林嘉一之前跟李韓綺說,同學大部分都有手機,正是因為大部分家長都不管孩子。他們每天疲於奔命,沒時間陪孩子,巴不得把子女交給短視頻平台和手遊。這個時候,手機就成了最廉價易得的「電子保姆」。

林嘉一的手機是從爸爸那裡「繼承」來的。莊平海和劉致宇則都是三中少數沒手機的學生。莊平海的爸爸曾是三中優秀英語教師,後來被聘請到一所私立初中,擔任英語組組長。按常理,莊平海應該跟著父親一起轉到新學校才對,但他並沒有。三中的老師們在背後八卦,說莊老師平時就很節儉,要是把兒子轉去上私立,那筆不菲的學費他捨不得,就算他們學校教職工子女能打折也不行。

在暑假輔導班,莊平海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學習,課間也忙著做題。劉致宇看見林嘉一,卻是一臉好奇:「你還用得著上輔導班嗎?」

「當然。」林嘉一沒多說,也沒提自己即將轉學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