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城模範夫妻互穿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多謝嬤嬤。」

喜婆出了門,屋中終於只剩下崔令宜一個人。

她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然後把蓋頭往上一掀,迅速站起了身。

她一邊扶著腦袋上沉重的髮髻,一邊揉了揉自己的後臀,心裡除了無語,還是無語。

到底是哪個鬼才想出來的本朝陋習,會在新婚之夜的喜床上鋪滿乾果催生,鋪就鋪吧,還鋪這麼多,真是硌死她了!

她把床單掀開,把那些花生、眼、蓮子之類的東西,統統掃離她的位置,為了防止被人看出,又把旁邊凸起的地方抹平了些,這才重新把床單鋪好。

鋪完床單,又忍不住多摸了兩把,觸手絲滑柔爽,搞不好是御賜貢品。崔令宜心想,衛家當真是重視這樁聯姻啊。

要說這衛家,在前朝起便已赫赫有名,祖上不知出過多少高官,後來前朝式微,高祖起兵,衛家本來還在審時度勢作壁上觀,結果被前朝末帝一番猜忌,抓了許多衛家族人入獄,甚至連有官職的都未能倖免。衛家元氣大傷,盛怒之下,便直接轉投了高祖麾下。

如今的衛家掌權人,正是她崔令宜的公公,官拜尚書左僕射的衛昌衛大人,時人尊稱一聲「衛相」。而她的郎君,衛家三郎衛雲章,則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子,三歲能誦,七歲成詩,十八歲時以一篇《長明賦》驚艷朝野,被皇帝欽點為探花。

據崔令宜她爹分析,以衛三郎的才華,其實被點為狀元也不為過,只是衛三郎的父親已經身居高位,衛家再出個狀元未免太過招搖,加上人還年輕,壓一壓更好,便點了個老百姓們也認可的探花——畢竟,大家都默認長得最好看的考生就應該是探花。

崔令宜曾遠遠見過衛三郎一面,那時候他與衛家的人來崔家納采,她在丫鬟的慫恿下,在院牆後偷偷看了一會兒,對他的長相十分滿意——就算這註定是一樁不會長久的婚姻,她也不希望每天晚上跟一個醜八怪睡覺。還好,衛三郎的美譽不是虛的,他確實長了一張好臉。

成婚前,她那個便宜老爹曾語重心長地囑咐她:「四娘,衛家雖誠心求娶,但畢竟世代簪纓,咱們崔家,在京中雖有幾分薄名,但論勢力終究不能與衛家相抗,說白了,此番是我們高攀,你心裡得有數。」

崔令宜當時便笑了:「爹爹說的,女兒都明白。女兒不是不識大體之人,請爹爹放心。只是爹爹也不必如此自謙,咱們崔家,雖然不入仕途,但在京官堆里隨便扔個石頭,砸中的不是祖父的門生,就是大伯的門生,再年輕些的,也該是爹爹的門生。半壁文臣皆出自瑤林書院,哪個敢輕視咱們崔家?若咱們崔家真的只是有幾分『薄』名,衛家恐怕也不會放著那麼多高門貴女不娶,娶我這一個書院院長之女了。」

她鮮少說這樣直白的話,崔父愣了一會兒,方點了點頭,低聲道:「你明白就好……衛家是個好歸宿,衛三郎也是可靠之人,你嫁過去,不會吃苦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