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令宜當場愣住,一時不知作何反應。
皇帝繼續怒道:「《文宗經注》匯聚歷代名篇,同時又收錄許多殘章,因是殘章,版本頗多,需得仔細甄別、多方考據,方可最終落筆標註。朕把這個差事交給你,是看你年輕才盛,又有精力,不像翰林院裡的其他老傢伙,看一行字都得眯著眼看老半天。可你瞧瞧,你給朕呈上來了什麼東西!」
崔令宜伏在地上,咽了咽喉嚨,才謹慎道:「卷帙浩繁,臣雖盡心而為,未敢有一日攜帶,但終究見識有限,不比陛下博聞廣記。不知臣是哪裡出了差錯,還請陛下明示,臣定當立刻改正!」
皇帝冷哼一聲道:「朕且問你,嶺南潞州,民風淳樸,文章中寫當地人喜好喝蘆酒,是也不是?」
崔令宜迅速在腦海中搜尋一番,想起確實有這麼一篇文章,是兩百餘年前的一位文學大家所寫,講的是自己被貶謫後在潞州的生活,裡面有提到一些當地吃喝。
當地人喜歡喝蘆酒?崔令宜又努力想了一下,一時之間有些不敢開口。
《文宗經注》里那麼多文章,她縱然熟讀過,也未必能記住某一篇文章里只出現過一次的酒名。在她隱隱約約的印象中,那潞州的酒,似乎不叫蘆酒。但皇帝這個問法,莫非是文章中寫的是蘆酒?
可若是文章中寫的是蘆酒,那她記得的又是什麼?她又沒去過潞州。
見她猶豫不決,皇帝怒氣更甚:「你連自己過手的文章寫了什麼都不知道?」
「臣不敢!」崔令宜當即又磕了個頭,「臣,臣記得……不是叫蘆酒……」
「那叫什麼?」從來只在他人口中聽說過,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所有人心頭,讓人敬之畏之的皇帝,現在正居高臨下逼問她。
「叫……叫……」崔令宜額頭微汗。
依稀記得,仿佛是叫「玉酒」,但這種關頭,崔令宜也不敢篤定自己的記憶有沒有出錯。《文宗經注》里那麼多文章,文人又老愛喝酒,出現了那麼多的酒名,她萬一又答錯了,豈不是又要龍顏大怒?
「衛雲章,朕讓你編書,你莫非就是隨便找了個版本抄一抄,不經任何考證?」皇帝眯了眯眼。
「臣萬萬不敢!」
崔令宜心裡直打鼓,暗暗地想,難道是為了趕進度,衛雲章在亂寫?但這不像是他的行事風格啊。
她試探著伸手,拿起地上的本子,想要找到那一頁,結果沒翻兩頁就被皇帝叫停:「朕耐心有限,你來告訴他。」
這個「你」,喊的是自己身邊服侍的大太監。
大太監上前一步,鞠著笑,對崔令宜道:「衛編修,這嶺南潞州人,喝的是玉酒,不是蘆酒。蘆酒是以糯高粱為原料釀製,產自西南尹州,而玉酒是以豬肉為原料釀製,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酒,只不過讀音相近,在流傳過程中,被沒走出過家鄉的書生抄錯了字罷了。又因為原稿散佚,只能靠民間抄本東拼西湊,才能還原文章原本面貌。陛下將此重任交給你,你卻犯下如此明顯的錯誤,怎能不叫陛下失望呢?多虧陛下及時發現,若是交付印刷,將來得誤導多少學子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