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臉驕傲、拼命鼓掌的陳光山:來之前我也不知道。
一陣掌聲過後,坐對面的常副書記就開始介紹陳霖大學畢業後就回老家謀求發展,先是帶著天麻去海市賣出了三百斤的高價、和海市藥材公司有了合作聯繫,現在又往全國各地跑業務就是為了把家鄉的薏米帶出去......
在眾多年紀可以當她爸的長輩們的注視下,陳霖的臉一點一點地開始變紅,緊緊抿住唇才沒讓自己表情失控。
常副書記說得太認真,她都差點信了他說的都是真的。突然就開始反思起自己來,作為黨員她的覺悟還是不夠高。
常副書記說完就讓陳霖分享怎麼拿下這麼多訂單的,還讓她給大家出出主意。
「首先是要清楚我們有什麼資源,比如我知道我們這裡的藥材、薏米好,那我就想把這些優質產品賣出去;其次要了解市場信息,我就聯繫了外省各地的朋友幫我收集信息,當然我也會通過報紙、新聞了解資訊;最後就是利用好資源,比如我找了朋友聯繫到藥材公司,再通過藥材公司又聯繫到了八寶粥公司......」
「我認為,我們的東西是好的,但是我們缺的是信息和交通。在外面都賣出高價時,我們的東西還只能爛在地里,一是因為難運出去,二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這個時候,為什麼有的人通過倒賣東西能賺到大錢,就是因為信息不平等,不是每個人都能抓住其中的信息差來獲利的。所以她說這麼多,其實對在座的大多數幹部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他們有的人最遠可能只到過縣城,所以縣裡的銷路就是他們能看到的唯一出路。
在一陣沉默過後,李主任讚賞地看向陳霖,「所以說,咱們的隊伍還需要有你這樣的年輕人,才能讓咱們的產品走出去啊。」
陳霖正想謙虛,卻發現李主任好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一樣。
第029章
他們拿下了兩萬一千斤的訂單, 除了富華村產出的和李萬年家的,剩下差不多有八千斤的量需要從外村購買,給誰都不對, 陳霖就通過村委去收,她提議最好去收經濟困難需要幫扶的家庭, 常副書記一個勁地誇她有能力還能為人民著想。
陳霖:......惶恐。
整個村委大隊現在無人不知陳霖,有想法的人還會跑來富華村跟她取經, 她也把自己的經驗都給說了。她猜著有人看到商機,漸漸地也開始動頭腦要出去試試了。不過每次她都會特別提醒來諮詢的人:步子不要邁得太大。
就跟村長提醒她一樣。實際怎麼做就全看自己了。
拿到了單子才是第一步,現在八月底, 要等到十月收薏米、石斛還有一個月的空閒時間, 她又做起了別的規劃。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