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外出打工回來的人紛紛咂舌:
「看她家裡建新房、買家電家具, 應該賺到不少錢了啊,怎麼不去市里買套房、盤個店做生意多好。」
「你們看陳明理和李萬年,還有支書家的楊娟, 都跟著陳霖賺到錢了吧,陳明生也不少吧, 還繼續跟著陳霖搞種植。當時要是跟著陳霖一起干就好了。」
「陳霖做幾件事都沒虧,是不是這個種植真的能賺到錢啊?之前沒跟風是怕虧, 現在要不要跟著一起做?聽說陳霖還去外地做考察呢,應該是考慮好了有把握才去做,次次都觀望, 次次就只能幹看人家賺錢了。」
因為陳霖前幾次是實實在在地賺到了錢, 剛開始還覺得陳霖是「不知輕重」才想著在村里搞種植,但人多了湊一起細細琢磨,就覺得人家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又是拒絕市里單位的招聘通知,又是外出半個多月考察, 怎麼看都不像是「隨便搞搞」。
陳家大房那一支的幾家在大年初一這天祭祖之後就到了陳光山家裡商量「大事」。
被問得最多的就是陳明生,畢竟他現在是和陳霖合夥,承包種植火龍果有他的一半。來的人里幾乎都沒聽過、沒吃過火龍果,但一聽陳明生說他們要種的品種是從國外引進的,現在市面上最高能賣到十塊錢一斤。
大家聽到這個賣價就激動起來, 紛紛說要跟著一起種植,陳明生無奈, 等他們激動過後, 才把會遇到的困難給列了出來。
國外引進的新品種, 大家都下意識地覺得這是好東西。市場賣得好,但也得能把東西送到市場上才可以。畢竟現在全國已有的種植經驗還不夠成熟, 品種還在研發改進中,更重要的是,他們這裡的氣候和別的種植基地的氣候不同,他們的運輸條件也不算好,最開始嘗試的人是有可能成為省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有可能成為本都虧完還倒欠錢的人。
總而言之,陳明生搬出陳霖常說的一句話:做生意有風險,要謹慎!
陳明生把利弊都講得明白,也說了如果有人要跟著一起種植,可以幫忙買苗,但他們以後請技術人員是不可能免費幫忙的,得按人家技術員的工資給錢。
有個年輕人眼冒精光,看向陳光山:「明生哥他們承包地旁邊那些還沒人承包吧?」
就種在旁邊,到時候可以看著他們怎麼做,就跟著怎麼做,能省不少請技術員的錢吧。
他覺得自己聰明,在場的叔伯們都沒想到這個關鍵。但下一秒就被他爸敲了下腦袋,罵道:「你當別人都是傻子就你聰明呢?」
陳明生暗鬆一口氣,當時把地承包下來時,陳霖在合同里補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剩下的七十畝地在一年內不能承包出去,一年後那片地優先讓他們選要不要承包,如果他們不要才能給別人承包。為了這一條,陳霖第一年多給了一千,當是剩下七十畝的預定定金。
當時村里人舉手表決時都說沒這個必要,因為沒人在村里搞種植,而且他們都是村里人,應該給些優惠。但陳霖不惜那一千塊,堅持要白紙黑字地寫下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