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認得字,城裡張榜布告說發放賑災糧食,但城裡城外沒有半點賑災窩棚的痕跡,一家四口的生計只有沿街乞討,他終究敵不過腹內如焚,而且現在乞討的也不是耶律洪基。
大戶緊閉大門,家丁奴僕拿著武器牽著惡狗守在門口,挑挑揀揀買走難民手裡六七歲的小姑娘小男孩。饑民們爭先恐後的賣兒賣女,倒不是為了那點錢,賣進去的小孩就絕對餓不死了。
哥哥因為長得太醜,沒賣進去,到叫一個武館的館主買走了。
那館主原本看上的是耶律洪基,看他與眾不同,媽媽和奶奶沒捨得賣掉最小的,就退而求其次,把能分點剩骨頭剩肉的看起來強壯一些,不像其他人那樣近似骷髏的哥哥買走。
耶律洪基在記仇名單上加上這些大戶人家的名字和地址,打算將來有朝一日成就了王侯霸業,把他們全家殺光,男女老少一個不留。
只有些好心的民人施粥給災民,勉強沒有餓死,在青黃不接的春日又回到故土。
茅草屋塌陷了大半,重新修繕起來,靠著賣掉哥哥的錢和野菜、榆錢,炕洞下面存的一罐米,勉勉強強活到夏天,瓜果豐盛的季節。
耶律洪基只能去拉犁,打獵不夠繳納賦稅的,他又需要錢來置辦真正的刀子和弓箭。
辛辛苦苦整年,幸運的避開了水旱蝗災,好不容易豐收,黃澄澄的穀子堆了滿地。
柔然人打了過來打草谷,搶走了全村所有收成。
耶律洪基上次湧起這麼深的恨意,還是傳聞蕭觀音和樂師有染:「我要去投軍。」
「胡鬧!」瘦小枯乾的兩個女人異口同聲:「你還不到十歲!」
「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你去投軍,這三畝地就得被別人搶走!」
之後的日子裡,柔然頻繁的來打草谷,消息從邊境傳到縣,又從縣下鄉,大夥才知道是因為邊關守將被皇帝換掉了,新來的這個是個著名草包馬屁精。
邊境線一點點推到他們所在的小村,旱災也來了。
在地里的莊稼完全枯死之後,一家三口又開始逃難,原本想去投靠在武館當學徒的哥哥,走了數百里,卻得知那座武館的幾百號人都牽扯進一樁冤案,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發配充軍的不知去向。
又往京城方向逃去,這數百難民走到哪了都是人厭狗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