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心裡有點數了,知道如果朝廷六部官員全部替換的話,心裡頭有一個二十一個能臣的名單可以勉強扛起這個國家。
劉嵩端了茶進屋,看到小桌上放著幾張紙,上面宋體字寫的是《大宗正司敕》《宗司法式》。他恍惚了一下,想起來這是宋朝管理宗室從生到死一切事物的規矩,比起本朝的《皇明祖訓》不遑多讓,而且宋朝不許親王就藩。「王爺,您在琢磨皇明祖訓?」
「湘鄉的每年必須上交糧賦十萬八千七十三石九斗。」趙煦嘆了口氣:「即便宋朝的苛捐雜稅已經很多,我也想不到現在會有這麼多。」具體數字不記得了,但我那會真沒這麼多,國家大運輸難,就是很費錢。
劉嵩苦笑一下:「其實倒也算不上多。只不過官員不交稅,士紳不交稅,有功名的不交稅,寺廟道觀不交稅,地方上的大戶豪強也不交稅。洪武爺剛建國的時候呢……收稅就挺難了,現在更難。最窮的百姓承擔全部賦稅,要不怎麼說還得讀書呢。」
趙煦正想找人談談治國,前兩天試圖和蕭峰聊聊,他以極快的速度陷入睡眠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宋朝對宗室的恩養制度就很好。現在的稅製得改一改。」有安排文化課武術課,有考試,有嚴格的道德管理。
劉嵩聽他如此嫻熟的用皇帝的口吻談論國家,這兩個月以來親自拜訪官員,會見地方上的才子、鄉賢,暗自感慨想不到他竟心懷天下,以前一點都看不出來:「我看蕭峰定下的是五稅一,鹽鐵煤礦專營,不許他人染指。眼下倒還行,面積不大,他事事可以親力親為,少有貪污。但這不長久。」
趙煦心說大宋的稅制就是最棒的,章惇也是最棒的你真的不行啊:「宗室現在總共占地多少?」
劉嵩:「…下官無能。」
「也罷。」
二人天南地北的聊了一會,談論了很多官員,分析他們會在『清君側』事件中做出的選擇,還有一些民間人才。劉嵩突然說起另一件事:「王爺看蕭峰其人如何?」
趙煦微怔,就算文官的天職是在皇帝面前不斷提醒武將可能會謀反可能會黃袍加身,但現在領地不大,人脈都是他的,部眾服他勝過服我,你現在說這個未免時機過早。而且他這個人挺好:「慷慨仗義,一諾千金。你想說什麼?」
「下官琢磨好幾天了,王爺何不效法洪武爺……」
蹲在門口竊聽的姜秤砣眉頭一挑,差點進去砍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