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起來只是個壯漢,甚至是比較和氣那種,留了一點小鬍子,身材魁梧但不肥胖。笑呵呵的盤算著怎麼把他帶出去打一架, 剛來,剛吃了頓飯, 立刻就帶出去打架未免有點不是待客之道。
但誰是這個朝代的主人,誰是這個家庭的話事人,這是最重要的。
吃罷飯,孫氏收拾了碗盤,指著親兒子那燉的已經不用澆汁,堪稱入口即化的腦袋:「這……怎麼辦呢?」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著身份不明的孫子:「你說。」
趙煦興致盎然,這又是新一輪的試探,是選擇孝道還是痛快?支持洪武爺還是反對?在陰間是由誰做主——因為按照功勳業績自己是有發言權的。皇帝的話語權這種事,生前靠身份,死後靠能耐。皇帝有皇帝的職業道德,做不好會被後世指指點點,做不到那就等著完蛋吧。
他選擇讓渡,帶著輕輕淺淺的微笑,甚是斯文儒雅,看起來脾氣柔和極了:「我給祖宗章程改的太多了,也不好什麼都改。在洪武爺當面,怎麼敢有異議呢。」
孫皇后難以置信的看著孫兒,只覺得一陣寒意湧上心頭,真是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她雖然是當祖母的,卻不敢有什麼異議。
朱棣笑道:「你放才說英雄不問出處,這正經是一句好話。譬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是天命眷顧,和出身毫無關系。往上數三輩我爺爺是農民。因此大明最重農桑,比歷代都不同。」
重農桑=保證稅收。
趙煦:你們想多了。不是天命,是我弟弟失手。要不然吶,明朝也不用嘲笑宋朝有什麼靖康之恥了。
一想到靖康之恥,他就不更不想表明身份了。歷史反反覆覆看了很多次,每次都覺得匪夷所思和怒火中燒。他不想承認這個世界的趙佶是那樣一個愚蠢又惡毒的東西,身份標籤有三個,分別是:昏君、沒用的父親和惡毒弟弟,還有他生的兩個蠢貨崽子。那怎麼可能是我弟弟?我弟弟那是聖人一樣的人!
趙煦當然愛宋朝,但更愛能給自己長臉的,現在幾十年撲在明朝上,自然也愛自己控制過的龐大疆域。感覺這邊的宋朝只是同名,在自己之後急轉直下,令人怒惱。誰要和這麼一群人扯上關系?「朕,我常讀史,自始皇帝至今,得國最正的莫過於漢高祖與本朝太*祖。」
立刻開始一些非常政客的商業互吹,這既不會讓大家更相信對方,也不耽誤有必要時的動手火併。
朱元璋取天下,正!
朱棣清君側而已,是建文帝自己虧心,正!
妖怪殺了皇帝,襄陽王殺了妖怪為父報仇,正!
馬皇后目光掃過眾人,心說你們也真夠沒意思的,現在爭來斗去,難道和外人打架時不用抱團嗎?如果有人來挑釁咱們明朝的皇帝,甭管內部打的和血葫蘆一樣,還不是得一致對外。甭管這最年輕的皇帝究竟是誰,難道他能勾結外人來打咱們不成?那只會破壞他自己的法統。「孩子,英雄莫問出處這句話,就沒下半句?」
朱祁鈺立刻應聲道:「名士自有歸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