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能道:「走吧,去火石塘。」
**************
青葛並不著急,她知道如果就此自己跟定夏侯止瀾,他反而會懷疑。
顯然夏侯瑾穆並沒有如世人所以為的那般待夏侯止瀾好,夏侯止瀾能在夏侯家族擁有如今的位置,也是他自己博弈的結果。
如今夏侯家族急需大量白銀,派了夏侯止瀾前往火石塘,說明在這個關鍵時候,夏侯家族也找不出第二個掌握洗鍊法的人。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當年的夏侯止瀾在很小的年紀便默背下《蒲阪錄異》,之後這本書也許被毀,也許下落不明。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夏侯瑾穆才需要夏侯止瀾,夏侯夫人才會把夏侯止瀾帶回紺梁。
這樣一切就說得通了。
這些年來,夏侯止瀾牢牢把控著洗鍊法
銥誮
,從而在夏侯神府有了一席之地,可見他對自己的地位有很清醒的認知。
她這麼想著,抬起手扶了扶頭上的斗笠,和那些農人一起等牛車。
她如今依然是往日容貌平平的外貌,只是簡單改了衣著,喬裝為一少年。
這邊的村落位於紺梁,周圍農人都是積攢了布絮和帛等,準備前往鎮子賣錢的。
片刻後,牛車來了,一個人三文錢,大家紛紛交了錢,各自在牛車上尋到一處位置坐下。
人很多,牛車擠得滿滿當當,青葛被擠到了一處角落。
趕車的吆喝一聲,牛車沉甸甸地往前行,車上的眾人卻是慢慢說起話來,他們所談的無非是上繳布匹的價錢。
大晟原本是不種棉的,這幾年才陸續引進了棉並開始種植,不過他們所種的棉並不會自己用,都是賣給夏侯家族下面的商號,換取一些銀錢來彌補家用。
青葛無聲地坐在那裡,狀若發呆,不過聽這些農人高談闊論,卻恰好和往日自己所知印證上了。
夏侯家族在紺梁一帶一直有著他們自己的經營之道,每年都會進行糧草積貯,會在二三月青黃不接時,百姓缺糧,他們高價賣出粟、黍、大小豆、麻、麥子等,並大量收購薪炭等待時機,到了四月,莊稼有了收成,糧價低落,他們便大量購入粟米,併購置布匹。
如今恰逢夏日,他們自然會收購布絮、縑和帛,等到冬日賣出去。
其實最初時候夏侯氏祖先制定這個積貯之法,可以豐歲之有餘,備荒年之不足,本也能安定民心,平定衣食價錢起伏,算是造福於百姓。
只是一套法子經歷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早就變了形。
如今的夏侯氏對於糧草布匹低價收,高價賣,賺取暴利不提,他們還用自己鑄造的新幣來賺取差額。
凡是百姓要買賣糧食布匹,都要用他們紺梁家鑄造的銀兩,而這個銀兩便是他們可以做手腳的大好機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