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種關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黎榮等人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雖說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事實,但中央這年頭可還沒提倡實事求是。

「為了更好地了解在座諸位的情況,我們特別邀請了一位與諸位頗為相熟的顧問。」代表推了推眼鏡,饒有興趣地看了會場一會兒,「讓我們熱烈歡迎的中寧的董事長,沈喬先生。」

仿佛電影的慢動作鏡頭。第一排左倒數第二那個一直默默聽講的人站起身,回頭朝他們禮貌地笑了笑:「諸位,許久不見。」

第四章 離島沈家

沈喬回過頭,朝他們禮貌地笑了笑:「諸位,許久不見。」

他看上去還非常年輕,容貌英俊得不像話,側臉線條柔和中蘊著鋒銳的稜角,眉眼深邃,微微下拉的嘴角透著冷肅而緘默的氣息。但在場的眾多名流,顯然都沒有因為他的外表而看輕他,相反,他們的神色各個都變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沈喬,離島沈家的沈喬。

香港有兩個出名的沈家,為示區分,人們通常稱基業在九的沈期家為九龍沈家,基業在離島的沈喬家為離島沈家。早幾十年,離島沈家是當之無愧的頂尖豪門,赫赫有名的中寧企業,不過是他們家族產業的冰山一角。而即使從90起家族便開始舉家北上,幾十年的積累也仍然令他們在香港兩道上都擁有強大的影響力。至於沈喬本人,事跡更是輝煌得一言難盡,倒不是因為他本人手腕多麼強橫,而是因為在二十歲接掌家族之前,他是個演員,得過國際影帝。

棄影從商,還能維持彼時正危機四伏的家族不至衰落,難度遠比他們這些從小就被培養的繼承人大,加上他當演員時實在出色得過分,這些平均年齡四五十的大佬們敬畏這個比他們小上十幾歲的男人自然也不足為奇。

而更棘手的是,沈喬、或者說整個離島沈家都是出了名的油鹽不進。他們家是出了名的滿門忠烈世代賢良,抗戰時組織華僑支援錢財米糧,抗/美/援/朝組織船隊運送物資,要是53年三/大/改/造時他們在大陸,估計也得學榮家當家人(1)無償捐獻商業帝國。就說最近這幾十年,也幹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沈喬的父親在84年公開在談判中支持中方,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次年一月出行時被暗殺,ZF正式追認烈士;一件是97年二月英方想著中方沒有主心骨蠢蠢欲動那會兒(2),沈喬在四天後的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上公開宣布放棄英國國籍,用中文發表了一個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的愛國演講,舉世轟動。

這種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家族,國家自然也不會薄待。04年沈喬一回北京就受到高規格禮遇,此後一直在商場風生水起。他的背景與家風,決定了他在這次審查中勢必絕對以國家利益為先,加上離島沈家一向在香港自成一派,與其他家族沒什麼利益往來,想暗搓搓求通融,基本沒門。

對於黎榮來說,跟沈喬打交道還有另一個問題。他還沒繼位時他父親有個弟弟,這個叔叔平時不怎麼管事,膝下就一個在美國的私。96年那個叔叔去世了,他爸想順便把他手上的股份和財產拿過來,誰知離島沈家插了一腳,硬生生沒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