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萊克斯調開布魯斯的計劃,同時也遮蔽了他自己的雙眼。
……
工廠負責人只承認打撈到了屍體,不承認他們打算用來做什麼事。與屍體直接相關的實驗員們早已轉移,就好像從來沒出現在哥譚市過一樣。
這件事又被哥譚報紙好好渲染了一番,地處偏僻的封閉工廠出現一具被人藏匿的屍體,足以讓它們連續報導一周。
最終,艾彼在報紙上看到女孩葬禮的照片,她的眾多朋友和那位母親站在墓地旁,與她做最後一次告別。
送別死者的儀式,讓人們可以銘記她最後的歸處,生者將會前行,但只要想見她,就不會迷路。
報紙被合上,放回報刊架,艾彼投入到新的調查中去。
哥譚市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罪犯,比如可以操縱植物的毒藤女,一定會在犯罪前留下謎題的謎語人,以及成為了經典恐怖形象的小丑。
小丑的存在甚至影響到麥噹噹的的代言人麥噹噹叔叔,讓這個本該代表快樂的形象變成很多人的PTSD觸發器。
關於小丑的履歷,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他是混亂與邪惡的代名詞,不僅熱衷於打破法律,連地下世界的潛規則也熟視無睹。
他將光明騎士導入黑暗,他反水黑手黨,成立小丑幫,但從不約束或管理,只在能利用的時候想起他們。
他唯一感興趣的事,就是從人性中挖掘黑暗。
罪惡的狂歡,暴動與犯罪,他的出現總能帶來一種詭譎的氛圍——誰會成為那個不走運的傢伙?誰會被小丑盯上,死無全屍?
小丑的信徒們圍聚在油鍋旁,為每一個跌落油鍋的人鼓掌發笑。
人性崩塌,他們在觀禮,小丑獻上表演,觀眾變成笑料。
惶惶然之中,莫名的,小丑有了不同凡響的號召力。當人們不願意固守規矩,當有人想要唾棄道德,小丑就是他們的代言者。
阻止了這種狂熱的,是蝙蝠俠。
和很多哥譚特色犯罪分子一樣,在被蝙蝠俠的正義鐵拳痛擊之後,小丑將視線長久地放在蝙蝠俠身上。
他為蝙蝠俠製作計劃,他從各種角度尋找蝙蝠俠的弱點,他憤怒,他喜悅,他幾乎就要將蝙蝠俠擊碎……
但蝙蝠俠最終總能抓住小丑。
哥譚法律規定,精神病患者享有一定的豁免權,所以小丑的歸宿不是黑門監獄,也不是死刑,而是阿卡姆精神病院。
阿卡姆精神病院曾得到布魯斯·韋恩的投資,近年改造、建設成了更適合關押高功能反社會精神病患的地方,並為有超能力的患者單獨打造病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