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魏沒有,那就是從其他國家來的唄,能讓陛下如此重視,想來定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陛下又不是任人唯親,憑個人喜好就大方的給人封親王且大肆賞賜之人。

從他國而來,被陛下如此慎重對待,肯定是立下大功了,卻並未宣揚其功績,說明這位英親王做過的事不能對人言,至少目前不方便被人知曉。

那乾的能是什麼呢?

幾人不約而同想起大都高門傳聞中,他們大魏有一支龐大的遍布周國的情報組織,一直牢牢被陛下把控在手中,神秘異常。

不敢繼續想下去,幾人立馬轉移話題:

「三日後太后設宴,諸位都是要去湊這個熱鬧的,屆時定能一睹英親王真容!」

「是極是極。」

他們猜出這位英親王不簡單,但也沒想到會這般不簡單。

英親王車架回大都這日,皇帝膝下身在大都的三位成年皇子全部被派出去,於城外十里迎接,老太后身邊的明姑,奉了老太后懿旨,與皇子們同去。

如此陣容,按理說英親王該感激涕零,下車出面表示受寵若驚。

可明姑說了:

「太后娘娘知曉王爺身有重傷,不便勞累,免了一切俗禮。太后已經在宮中擺了家宴,王爺,咱們這就回家吧?」

於是眾人只聽見車架里傳來一聲不辨喜怒的聲音:

「那便勞煩姑姑了。」

這位神秘的英親王連面都沒露,甚至和幾位皇子也沒有過多客套,那輛樸素至極的青布馬車被華麗的人群簇擁著,一路進了大都,最後消失在皇宮門口,隔絕了外人窺探的視線。

秋東在路上就已經收到封他為英親王的旨意了,對皇帝的這番安排也適應良好,處之泰然。

因為他很清楚,一來他的功勞對得起這份看重,二來皇帝和太后這番做派不僅是厚待他,也是彌補當年對他爹的虧欠。

他爹隱姓埋名三十年,做的那許多犧牲,至今無人知曉。這在皇帝和太后心裡,總歸是他們虧欠了他的,多少有想在他身上補償的意思。

果然,他越是跟他們不客氣,兩人越是開心。

等馬車到了皇宮又換乘步攆,沒去拜見皇帝,而是直接去了顧太后居住的怡園,秋東沒多問,明姑便適時地跟他解釋:

「陛下一早便在怡園陪著太后用膳,說了要在那邊等您,咱們直接過去便好。」

秋東坐在高高的步攆上,遙望這座數百年歷史的皇宮,心說親王待遇確實挺好,最起碼在周朝他就沒用如此視角觀察過皇宮風景。

他在看風景,旁人卻在不動聲色的看他,不僅是明姑,還有那三位皇子,幾人餘光瞧著他那頭在陽光下泛著光的銀髮以及儒雅的面容,乃至舉手投足間飄逸灑脫的氣質,心說要不是這張和福康王有六七分相似的臉,他們都要以為這是哪個世外高人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