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怕!

魏國為了攻打大周,竟是連皇帝的親侄子,太后的親孫子都送到大周皇帝眼皮子底下來做探子,苦心積慮數十載,大周這邊竟然一無所知,至今仍有不少人洋洋自得,覺得這場仗持續不了多久。

真真是荒唐。

「下去吧,給宮外傳信,叫大嫂進宮說說話,還有,去瞧瞧三殿下在做什麼,有空叫他也來一趟。」

她不懂戰場上的事,但人家魏國有備而來,皇兒即便去了前線恐怕也得不了好,既如此,還是儘量想辦法保存實力要緊。

從大周朝廷手握大權之人有了各自的小心思,各自保存實力開始,對前線的支援互相推諉,私底下給彼此下絆子,戰況便如滔滔江水,轟然而下,不可挽回。

之後不過三月的時間,魏國大軍一路殺進關中,距離京城百里之遙。

期間當然遇到過寧死不屈,拼死反擊的周人,他們不參與朝廷黨派爭鬥,也不懂明哲保身的道理,只想用自己的力量護住身後的百姓。

可時局如此,他們的反抗在魏國浩浩蕩蕩的大軍面前猶如蚍蜉撼大樹。

還有人乾脆選擇大開城門直接投降,只要能護住身後百姓的性命,背上千古罵名也無妨。

周朝不是沒有忠臣良將,只不過朝廷從根兒上爛了,他們的君王對不起這些忠臣良將罷了。

在秋東暖棚里的土豆終於成熟,他和老太后兩人親自拿了鋤頭鐵杴挖出來第一框土豆,交給小廚房的人去烹飪的時候,八百里加急進入大都——

魏軍攻入京城,周帝帶人逃亡南下。

當然對周帝而言,那不叫逃亡,叫遷都。他帶著他的滿朝文武,把都城遷到了長江以南。

同時叫人送來國書,言明願意與魏國修百年之好,年年給魏國上供,雙方劃江而治,各自為政。

送國書來的使臣,好巧不巧,正是馮少元。

老管家講完這個消息時已經淚流滿面,整個怡園都被喜悅的氣氛感染,人人面帶紅光,秋東拍拍手上的泥土,扶老太后起身:

「這是大喜事,咱們也該聽聽陛下關於接下來的安排。」

尤其叫閨女守住周帝的私庫,也不知怎麼樣了。

第56章 完結

很遺憾, 周帝見機不對連夜南下逃亡,私庫被他帶走了七七八八,高長念帶人趕過去的時候, 只剩下一些不被周帝看重的雜書,又重又難搬, 還沒什麼用,就那麼七零八落的被丟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