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烏城內心惴惴,一咬牙,站起身,小聲道:

「陛下,不若臣親自出面,送劉虎他們上路吧?」

秋東搖頭,偏頭問烏城:

「其實在你看來,劉虎唯一的錯是行動太過莽撞,被朕提前發現了端倪吧?朕知曉包括樂老他們,都認為朕此舉太過托大,將身家性命與江山視如兒戲,極為不智。」

所以劉虎他們半道截殺鎮北王的計劃,是在滿朝文武默認下進行的。

烏城沒吭聲,默認了。

他明白陛下與鎮北王之間的兄弟之情,鎮北王於陛下而言,亦兄亦父。若鎮北王是個卑鄙小人還罷了,他此刻還能理直氣壯的勸陛下一句——

江山為重,大局為重!

可鎮北王在品性上堪稱君子,能力上也挑不出錯,要他開口勸陛下為了江山穩固,親手賜死鎮北王,這種事他還真做不出來,甚至滿朝文武也沒人願意去做這個惡人。

這個道理秋東自然也明白,甚至他本人並沒有烏城所看到的那般為難。

打從做出讓阿兄真的手握重權,鎮守北境的決定後,他就預料到了如今的局面。

不止是他,包括阿兄本人也明白他即將面對的是什麼。可以想見軍中不服阿兄者眾。

既然早知如此,依然堅持,自然有各自的道理,雖然他們兄弟二人所想可能並不一致。

姜松是能確保他對朝廷並無反心,內心坦蕩,故而一往無前。

而秋東是無意在此成家生兒育女,打從一開始阿兄的孩子便是他的繼承人。

外人不能理解姜松的想法,更加無法理解秋東的想法。這種事也只有時間才能給出最終答案。

秋東似是終於下定了決心,拍拍烏城肩膀:

「劉虎他們的心意朕明白,可他們犯下的事夷三族也不為過,朕若因此降罪他們,你們卻也無人服氣。

這樣吧,劉虎不是懷疑鎮北王對朕的衷心,對朝廷的衷心嗎?就讓劉虎等人隨鎮北王遠赴北境,親眼看看鎮北王對朕,對朝廷的心究竟是黑是白。」

烏城先是一驚,再是大喜,忙躬身感激道:

「臣替劉虎等人謝陛下開恩。」

雖然劉虎他們的計劃早被陛下暗中識破,未能成行,可這不代表他們所犯之罪就能減輕,有眼下結局,已經是他能想到最好結果了。

如此一來,劉虎會覺得陛下還是信任他,甚至是偏心他,把他當成心腹,將他貶去北境其實是起了監督鎮北王的作用。

可換個方向去想,劉虎追隨陛下南征北戰,功勞不小,原本能封妻蔭子,前途大好,說不定將來還能陪葬忠臣陵,保家中子孫三代富貴無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