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像兒這般,一不做官,二不上朝,只?在乎每日?吃吃喝喝之人吶,您就不能想想辦法?,統一民間的紀年方式嗎?」
秋東羞澀一笑,討好的幫阿耶按摩肩膀,好似進讒言的小人一般,理直氣壯道:
「要兒說吶,最好是從太祖父登基,立國?號為大唐的那日?起,作為大唐元年,往後便是二年三年,乃至兩百年,三百年,世世代代相傳,絕對不會?亂的!」
皇帝當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這件事做成,也是能青史留名的功績,當即讓人召許敬宗來商議此事。
看向福王的眼神,不免又?多?了?幾分惋惜。
「好孩子?,若你能長長久久的輔佐你阿兄,我大唐基業,何愁不盛吶!」
秋東能明顯感知到,隨著前?太子?妃楊昭輝的離世,太子?李弘與阿娘之間的隔閡愈發深刻。關於這點,想必阿耶也心知肚明。
「阿兄很好,他?的仁義之名滿朝皆知,做個守成之君足矣,阿耶何必如?此憂心?」
「不論為君為臣,過於仁善,並?非好事。可以不出劍,但必須心中有劍!」皇帝道。
「我聽聞阿兄早年跟隨郭瑜學習《春秋左氏傳》,其中關於楚世子?羋商臣殺害君王一事,阿兄言『聖賢之書應該記載教化後世子?孫的善行善舉,而非此種臣子?不忍聽聞的慘痛惡行。』
郭瑜言『孔聖人寫《春秋》不論善惡均記載在內,便是為了?褒揚善舉,貶斥惡舉,達到勸誡百姓,警告世人的目的,記載羋商臣的惡行,正是為了?讓他?遺臭萬年。』
阿兄便言『先生所言有禮,然吾實在不忍聽聞,還是讓吾改學其他?書吧』。隨後,郭瑜便改授《禮記》,並?大肆稱讚阿兄仁德。」*
皇帝想起此事,再次感慨:
「你阿兄自來便十分仁孝,為人臣子?方面從不曾有過失。」*
秋東笑的十分篤定:
「如?此,您還覺得?阿兄是胸中無劍之人嗎?」
若真是胸中無劍,早受大臣擺布,旁人說什麼他?聽什麼啦,哪裡還會?讓人按照他?的喜好給他?上課的同時,還能傳出仁善美名?
皇帝大樂,與秋東一番交談,胸中暢快許多?,點著他?鼻尖道:
「阿耶馬上要與你阿娘巡幸洛陽,你真不打算隨阿耶一道兒去嗎?」
「不了?,兒留在長安,頭?頂沒有耶娘壓著,正好撒丫子?耍樂。」
事實上,帝後巡幸洛陽,留太子?監國?,長安城反倒比往日?更加平靜。
因為監國?的太子?病了?,政務多?交給戴至德等?大臣處理。同時,關中傳來旱情?,百姓食不果腹,軍中糧食供應不足,只?能以榆皮、蓬食果腹,太子?焦心不已,寢食難安,病情?加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