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心裡清楚,仙宗內低級的弟子可不容易,要為了一點修煉資源用盡辦法。和天斗,和地斗,其樂無窮。
她對著兩人說:「這是榪槎,我這法子不是截流,而是分流。」
第142章 寶瓶引水
這話一出,齊縣令的身體往前傾了幾分,手中茶盞熱氣覆在臉上,他有些不自然的後挪了挪。聽對方繼續說:「為何年年水勢上漲?這和水魔獸作亂真的有關係麼,未必。」
附近總人口足有12萬的縣和村落零星散落在周邊山谷河谷。此地氣候適宜,靠近水源也不愁,因此的農田開墾情況是逐年遞增的。就像初中地理都能講清楚的問題,耕地多了。樹木砍伐,水土流失。
加上人口密集,需要的柴火自然多。逐年下來,山中林木稀少,泥沙淤積在河道內,就像黃河曾經也是「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後來黃土高原重新染上綠色,才讓這片土地的情況改善了好多。
見她侃侃而談,對面的官員茶盞換了一盞又一盞。谷芽給他們依次比劃了附近從山坡兩側衝下的泥沙:「這裡的地形我曾經見過一個類似的情況。當地就是用的分流的辦法。中流豎堰,以竹籠里裝沉石磊成,石頭聚合,堰就成了。兩側用鵝卵石護堤。」
她說著嘴干,手裡取出碎石開始在地上掩飾。手掌成匕,比劃著名從東西兩側水流流出的效果。
「此法或許可行,但先一步分流旁邊的山勢需要「寶瓶飲水」就要開山。這....」對方似乎面露難色。這還真是個大工程。他見谷芽提出的問題,對方或許有解決之法。
谷芽確實是有點頭緒,因為她想起前世大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夏令營,去的地方就是都江堰。
當時導遊給同學們介紹都江堰的歷史。那是距離畢業的時候最近的一次遊學,她印象很深刻。因為岷江發源就是接近4千米的山地。直流而下地勢驟然緩和,上游本來就夾帶泥沙,加上夏季多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水患更加頻發。
而齊山也是類似的情況,只是水土流失是因為田地開墾導致的。西南角的山峰就是趙山。連地勢也差不多。
籠石也被稱為「分水魚嘴」。至於開山的辦法,當時岩石堅硬,於是開出槽線,放火燒岩,再潑冷水。熱脹冷縮下,就開出了一個20米的「瓶口.」。想到古代百姓們在生產力和工具落後的情況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意志,一點點的完成了這個超出時代的大工程,令後人震撼。
而到這裡,沒有理由就做不到了。
現在有她用鎬子,或許都不需要讓民夫辛苦去打槽線。
谷芽把法子說了,此時天色漸晚。只能第二日再商談。可三人談興都很高,當地的官員都寄希望秘境結束,水患消失。可百姓不能不管。
除去沖走的人和房屋,剩下災民的都只能遷到附近地勢較高的山腰,一處荒無人煙的位置。等待水患結束後才能慢慢把人遷移去其他地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