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華枝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娘,三弟那邊兒派了人來,有事要稟報。」

「老三?他又有什麼事?」老太太眉頭微皺。

胡媽媽低頭進了上門,跪在毯上,把別苑的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報給容老夫人。

胡媽媽說完,楚氏補上兩句:「羅姨娘被禁足了,三弟想撥個帳房先生去, 查查這幾年的帳。原來永秀身邊的何媽媽, 也想再請回去。」

容老夫人原來微闔的雙目張開了。

「去辦罷。」老夫人眯起眼來, 說完又淡淡添上一句, 「等永秀的事了了, 把人送到清淨庵去。」

這「人」說的是羅姨娘。

清淨庵是城外一所庵堂, 說是庵堂卻不是修佛養心的地方, 也不像薦福寺那樣舍醫贈藥,為婦人謀福祉。

城中官宦人家將犯了錯的妾送到清淨庵中「清修」,去的時候主家會給庵主預備個一年半載的糧食火炭。

多是些劣米薄炭, 說是給這些犯錯妾室的衣食嚼用, 其實她們都活不到米糧吃盡的那天。

容家這一代里, 還沒有人被送去清淨庵, 但楚氏隱約聽說, 老太爺還在的時候, 曾有位姨娘被送進了清淨庵。

容家三子二女, 俱是老夫人的血脈。

楚氏斂眉應聲:「我知道了。」

「這事不能聽老三的, 他也要四十歲了,再怎麼長不出腦子來, 這事就由我定。」俗話說一窪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把這水窪填填平,看她還起不起浪。

老三的身邊總得有個女人,原來羅姨娘生了女兒又無過錯,打理家事沒鬧出大亂子來,像容家這樣的人家,也不會平白就發落了她。

如今翻出了實證,又怎麼可能還留下她來。

楚氏放心下來,坐到老太太身邊的椅子上,替婆母添茶:「我看這事三弟辦得很分明,想來是傷了朝朝,觸到他了。」

老太太「哼」了一聲:「交給他我不放心。一個人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見事不明白,還能說是太年輕,沒經過沒見過的緣故。到了三十多四十,要還不明白,那一輩子也明白不了。」

楚氏當然不能跟著婆婆罵小叔,便只聽著。

罵完,她又自省:「也是,他生的最晚,日子最舒坦,他兩個哥哥兩個姐姐見過的事,他都沒見過。」

楚氏更不敢接話。

待容老夫人順過了氣,對楚氏道:「你娘家來提親的事,除了問老二,也得寫信問問老大他的意思。」

三房最弱,踩了三房,老太太心裡並不樂意。

但她又感慨道:「我在老三身上做的最對的事,就是沒放他出去為官。」禍害自己還罷了,禍害百姓那真是罪過。

楚氏為了三房,讓娘家大嫂服下這個軟,老太太也看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