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華枝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沙門尼在寺前勸人回去:「施主今日請回,今天只念經,不看診。」

來的人怎肯輕易就走,來一趟船錢還要破費幾文。

圓慧念經還行,把脈看診可還沒出師。可來求醫的哪裡知道,只以為尼姑們都會看病。有的哭有的求,還有的在罵,久久都不肯離開山門。

尼姑們好聲好氣把人勸走,怎麼都不肯走的,那就請進寺中聽經。

「跟去的人回來報信了沒有?」

「這才去了半個時辰不到,餘杭縣令那邊只怕還沒接到各家的信帖呢。」甘棠看姑娘眉頭緊鎖,勸道,「姑娘好歹吃兩口。」

朝華心裡記掛淨塵師太的安危,哪有心情吃東西,白坐著也沒用,不如做點實事。

倏地站起身來:「走,到去廚房去。」

藥不能舍,總能給來的人一盞茶。

領人到廚下,灶上的沙門尼正想去跟圓慧討主意,看見朝華便問:「平日每個聽經的施主都要飲碗防病湯藥,今天這藥還煎不煎?」

有時是板根草,有時是玉屏風散,天熱的時候還會有燈心水蘆根水給人解暑。

「今日不煎藥,就煮兩碗麥茶分下去。」

麥茶煮起來很快,湯色一滾就煮成了,還是沉璧提桶,甘棠拿竹筒杯,自兩側廊道一路分給婦人們解渴。

將近傍晚,容家管事從餘杭縣衙回來報信。

朝華戴上帷帽走出小門,管事的恭身回話:「姑娘吩咐的都辦好了,明鏡師父們剛到縣衙,慶余堂的胡掌柜後腳就到了。」

胡掌柜是慶余堂的大掌柜,慶余堂在餘杭城是百年老字號,要是上面沒點關係,怎麼能站得住腳?

各家連年捐的藥都從慶余堂藥鋪里來,真沾上事兒胡掌柜也逃不了干係。

「胡掌柜一去,也就不用咱們出面了。」

餘杭知縣劉知縣才剛上任兩個月,但他當過好幾任屬地的縣令。

先叫仵作驗屍,又查問那兩個壯漢的姓名,件件都是按流程來辦的。

「幾位師父沒有吃苦頭,是帶到後堂去好好問的話。」要不然上去先殺威,可不把幾位清修師父給嚇著了。

藥單,名冊,連藥丸樣品都一一奉上。

劉縣令先查問死者是何時看病,何時拿藥的,又問所居何地。

兩個壯漢先還能扯出一個鄉間貧婦最常見的名字,再報藥品時卻對不上號。

別的地方一縣可能只有一個仵作,餘杭縣富庶,縣衙里頂格配備有三名仵作,三個人辦事手腳快得很。

很快查出那個女子是吃耗子藥自殺的,身上遍布青紫痕跡,顯是在家就受虐待,死了又被男人抬出來訛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