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華枝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戶部派了能算會寫的小吏過來單獨立帳,朝中連最後一絲推脫的聲音都沒了。

又有錢又有人,太醫學舍建得十分順利,只可惜薦福寺中的明鏡明空都不肯到上京來。

淨塵師太倒想得開,對朝華道:「她們是我的徒弟,你的師姐,但也是佛門弟子,傳醫治病就好,不必非來俗世。」

明鏡明空二人把淨塵師太留在寺中的病案醫書都整理裝船,就用殷家的船送來上京。

幾千冊書籍病案先都堆放在朝華買的那間宅院中,其中有這四十年來,淨塵師太斷斷續續寫的手札。

淨塵師太也搬過去,她對朝華道:「我想編《醫經》。」她想將自己學醫四十多年的經驗病案編成書冊,先從最入門的開始,寫成之後用來當太醫學館學生們的教材。

朝華一力贊成:「師父只管編書,餘下的雜事交給我就好。」神農堂初具規模,要是順利大概來年春天,太醫學舍就能初步建成了。

太醫學館建得如火如荼,秦州戰事也是捷報頻傳。

裴忌的信夾在捷報中一併送進京城,送到千步廊下朝華辦公用的那張素麵小方桌上,朝華坐到官帽椅上,展開信來。

信中戰事只寥寥幾筆,說些西進趕路的趣事,又問她太醫學館建得如何。

信紙薄薄兩頁,中間夾著一朵黃色籬菊,花朵已經幹了。

上京城池中殘荷尚在,西邊菊花都已經開了。

朝華掌中托著那朵小黃花,微微一笑,寄聲籬菊待吾歸。

第152章 神農

華枝春/懷愫

中秋已過, 暑氣未收。

上京城街巷上叫賣各色冰品的小販還擔著擔子走街賣冰。

價貴的有茘枝膏冰雪,櫻桃膏冰雪, 將各色桃杏榲桲醬澆一勺在磨好的冰雪上,便是一碗消暑佳品。

價賤的就是冰胡兒,一口大小的冰塊,含在口中也能消消暑氣。

這兩個月間賣冰胡兒的小販們別的地方都少去,全都聚在集賢街太醫學館附近挑擔賣冰,一挑子擔過去,頃刻的功夫就賣空了。

朝華去工地時見此情形, 特意給撥出銀子來, 每日買上十幾擔冰, 讓小販分時間挑過來, 發給匠人們解暑。

又命灶上人煮燈芯水和綠豆湯, 用大木桶抬出來, 旁邊就是冰擔子, 每人盛碗湯,再往湯里擱上幾塊冰胡。

大熱天喝下去,清涼下火。

最熱的時候, 匠人們早晚動工, 午時就在蔭處休息, 趕工了兩個多月, 太醫學館已經能看得出模樣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