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次做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趕在表哥發火之前,裴不應冒死來勸諫:「至少這說明我們臨臨有語言天賦啊。」

……你別說還真別說。

其實顧非臣之前就有些意識到了,他兒子學習語言的時候是真的快,就不說他是如何從小貓語的喵喵喵轉化成人類的普通話了,只說他的英語,進步的速度就是有目共睹。

之前裴不應還擔心過小朋友沒有語言基礎,適應不了幼兒園的雙語教學。

結果完全沒有,顧臨臨在幼兒園混得如魚得水。

雖然現在已經有AI翻譯,甚至裴氏自己就研究出了同步翻譯的耳機,已經差不多可以讓大家像正常生活一樣的交流了,但這並不能說明學習語言就完全沒有用了。

顧非臣上大學時選修過拉丁語,他一直記得教拉丁語的大鬍子老教授說的,我們學習語言,不只是學習語言,更多的是通過這種學習,來體驗一種與母語截然不同的文化與思考方式。

拿中英舉例,就是好比在英語裡的親戚關係,基本都是很簡單的uncle,aunt,不管是舅媽舅舅、姑姑姑父,都是這麼一種叫法,但是在中文裡卻能衍生出無數種單一的指代。這背後C國的歷史與文化就很值得探索,因為要區分血緣,所以才會衍生出無數的指代。

反之也一樣。有一些中文裡的統一指代,在其他語言裡卻會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叫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只有去深入學習了,才會明白對方的思考方式。

而面對一件事情,能展開不同的多角度思考,才會讓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總之,擅長語言肯定是有好處的。

雖然他兒子還只有三歲半,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顧臨臨一定會成為一個語言大師,但顧爸爸的腦海里已經想了一圈各種如何能夠吹兒子優秀的方式了。只有完全地接受與快速的視野轉化,才能培養他兒子如此優秀的語言天賦。

他兒子超棒的。

然後……

顧非臣超棒的兒子,就扔下作業和鉛筆,換上小鴨子雨衣,迫不及待地拉著他的小叔出門去踩小水坑了。

不知何時,沼澤城下了一場雨,淅淅瀝瀝地,讓這座古老的城市就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衣。在煙雨朦朧中,如夢似幻。

從下雨開始,顧臨臨就一直在透過酒店的窗戶向外張望。小貓咪不喜歡下雨,那會讓他的毛毛都黏在身上,他不喜歡這種濕噠噠的感覺,但是變成人類之後,顧臨臨卻很喜歡下雨後的小水坑。出國都不忘帶上他的小雨衣和小雨靴,準備在彩虹出來的晴天,去肆無忌憚的踩水坑。

沒有誰能解釋得清楚,人類幼崽對於踩水坑的熱愛到底源自於哪裡,又是怎麼做到的全球統一,但總之小朋友就是很喜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