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到部落當祭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由於沒什麼製作難度,不到中午注射器就做好了。

筆芯一樣的細竹做了針頭,更粗一點的做針筒,而活塞芯杆用得是樹枝和鞣製好的獸皮。至於黏合各個零件的膠,常念用了魚鰾膠。

早上他對著草魚發呆,可不是單單饞魚的身子。想要製作注射器,最困難的要數每個部件的黏合。今早的草魚讓他想到看過的一本書——蒲松齡的《日用雜字·木匠》,書中記載「木銼鯊皮磨鏡架,鋪筋粘鰾作茶盤。」這裡面的粘鰾」就是「粘膠」。

古代的一些典籍里,「膠」和「膘」相通,可見魚鰾膠的不俗。

事實證明,魚鰾膠的粘性和封閉性都不錯,竹筒做的注射器比預想的好用。活塞用了三層皮子,能很好的完成助推的任務,想來一會的注射也不成問題。

回頭這樣的注射器要多做幾個,中醫號脈配合西醫驗孕,能大大提高準確率。原始社會的生存條件惡劣,本來女人懷孕就比較困難,但比起懷孕,保胎和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更不容易。作為延越部落唯一的一名醫生,他就必須要考慮這個問題。

捧著個陶罐,常念找到父親。唉!又是不知道該如何措辭的一天。

「阿父,一會兒阿婭方便的時候,你能讓她在陶罐里放水嗎?」一句話說完,常念的臉已經蒙上一層桃紅色。

這麼說父親應該能理解吧,常念求他能聽懂,不然真不知道該如何描述。

如果放到以前,無論是面對家人還是面對患者,他都會幹脆利落的說接多少尿液回來檢測。可原始社會,一來語言體系不完善,二來對醫療知識一無所知,他現在的這個行為就顯得尤為怪異。

好在大祭司聽懂了,點頭應下這個差事,常念心裡默默鬆了口氣。

發展語言體系、普及醫療常識、完成基礎建設、保證族人糧食供給,好多事兒啊,而且每一件都很重要。尤其是還有個像勾陳部落這種虎視眈眈的鄰居,真是一點都不能鬆懈。

睡了一覺,常念似乎能明白勾陳為什麼會派一個性子惡劣的人過來做信使了,他們明顯沒憋著什麼好屁!

想到勾陳,他拍了一下凌亂的腦子,自己怎麼把首領大人給忘了。昨天說有事要講,他特地推掉了今天的行程。

只是剛準備起身,父親又抱著陶罐回來了。將陶罐遞給常念,試探地問:「夠嗎?」

這玩意有一點就夠,他沒好意思看,接過來說:「夠了。」

「一會兒做個檢測,最晚明天早上就知道結果了。」說話時,常念臉上不自覺的帶著溫暖的笑。

大祭司慈愛的摸著兒子的肩膀,「念喜歡做哥哥嗎?」

「當然。」常念迫不及待的肯定。兩輩子的父母都只有他一個孩子,對於有個血脈相連的手足他是十分期待的。

「如果阿婭有了孩子,你要答應阿父,照顧好阿婭和弟弟。」像其他父親一樣,大祭司叮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