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沒說完,厲便補充:「你說的陣痛,我理解為部落融合後帶來的權力爭奪和新人與老人之間的矛盾,對嘛?」
常念嘴角彎彎,眼睛也閃著光,點頭道:「是的,你的方法不僅降低了部落融合的陣痛,也能讓新來的人進入一種良性競爭的狀態。比如,我們其實可以每十日在內城舉辦一次內部的交換集會,集會期間可以允許每個部落派出十到二十人進入,不僅是為了物品流通,同時也是對外的一種展示,讓外城的人見一見內城的繁華,他們自然也會期待和嚮往這樣的生活,從而努力達到我們定下的要求。」
雖然厲已經接納他用種植代替狩獵的生存方式,但對農業依然沒有完整的概念,他仔細分析道:「之前我和你說過一畝地的概念,今天就說的再細緻一些,一畝地所產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個人,而像一個成年男人如果全力勞作,他足可以完成一百畝地的播種。」
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在宋朝時一畝地的產量就已經能養活一人,何況他還是帶著前世科學種植經驗穿過來的人。
至於說一人能種一百畝,這也有歷史作為依據。
史書上關於井田制的記載十分詳細,不只有類似於周有經界,中有水溝,阡陌縱橫,井然而生的樣貌記載,還記錄了一人可耕種的面積。在沒有鐵製農具和牛耕的情況下,商周的農民一人耕種面積就已100畝。
所以他的一畝地養活一個人,一人耕種一百畝這個構想絕對不是在畫大餅。
厲仔細咀嚼他的話,半天才說:「你的意思是說未來只需要一部分人負責種地,其他人則是可以做別的,比如建更好的房子,比如紡織製衣,再比如造紙修路。」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說現在我們的狀態是為了生存,那以後延越就是要生活的更好。」
再多的常念沒有說,因為太美好的構想反而像是夢。
「好,那我便與你一起期待更好的生活。」厲說著就要伸手揉常念的發頂。
雖然很開心能與厲同頻,但是常念仍沒忘記剛才自己為何恍惚,這是第一次他歪頭躲開了厲的手。
剛剛氣氛太好,厲這個動作幾乎是下意識的,直到手掌落空,他依舊沒有收回來。
常念怕躲閃的太明顯,趕緊找補說:「又不是小孩子了,不准總摸頭,會長不高的。」
他說話的語氣和神態並沒有什麼異樣,但厲就是覺得,今天的小狐狸似乎不太一樣,這種與往日細微的差別讓他十分不舒服,那種曾經感覺到的即近又遠的隔膜感再次出現。
常念對此似有所覺,他只得用正事沖淡這種不適。
「剛剛與你說這麼多,主要還是為了這幾日的規劃。我準備多教原水一些東西,還想邀請伏甄明年春季來延越做客,並承諾可以同延越換到食鹽,可以嗎?放心,如果他們知道了小麥的好處,便明白這與發現鹽礦是同等重要的事。」
厲的手已經收回來了,現在念在同他談正事,他自然也要排除雜念。
「可以,我相信你心中定有衡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