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如銘作為外孫,雖不用迎客,也早早來了公主府為外祖母擺手。聽說端王帶著王妃過來,立時迎了上去。他和溫承相識多年,對這樁婚事好奇良久。只是前幾次去端王府敘話,皆被溫承以水土不服不便見客拒絕,後面自己同溫斂去了京郊遊玩,前幾日剛剛回來,故而一直沒能找到見面的機會。
「前陣子我們在莊子上住了一段時間,原是邀你和表嫂同去,只是想到你們新婚燕爾,當是不喜我們擾了你們清淨。誰料我們剛離了京城,你們倒是時時在城內四處尋熱鬧。」鄧如銘笑著看向眼前的一對璧人,笑著道,「想必這位就是表嫂了,受小弟一拜。」
私下在端王府閒聊時,薛映曾聽溫承和自己講過與幾個人多年交好,其中便有鄧如銘,似乎比自己還要大上幾歲。如今見他向自己作揖,薛映連忙還了一禮。
鄧如銘見狀朝溫承笑了笑,從前他聽先帝閒話提起溫承婚事,便知自己這位小表兄性子冷,雖說不上不好相與,實則很難能有人入他的眼。那時候先帝尚且想要尋一位溫婉閨秀,可當時他只覺得,他甚至想像不出來溫承與人坐在一起喝茶的場景,更遑論成親做夫妻。
可這次真的見到人,才發現原來可以相配到這個地步。只肖兩人對視一眼,就能望見兩人情意拳拳,更遑論兩人的相貌本就出色,只看上一眼,便覺賞心悅目。
溫承見鄧如銘朝自己挑眉使眼色,猜到過往的一些事情,沒有理會,只是挽住薛映的手,道:「他行禮,你便受著。」
同輩之人相互行禮本是常有之事,更何況鄧如銘比自己年長几歲,沒什麼受不起的,薛映知道他們想是熟絡,言談並不十分講究。
「正是了,表嫂合該安心受著,一家子親戚,以後不必這樣客氣。」鄧如銘並不敢十分開玩笑,忙引著他們兩個進去,「快請進去吧,外祖母年紀大了,早上起來不喜見人,用過飯上午要見女客,下午才許侄子孫子們拜見,如今安心坐下吃席吧。」
溫承攜著薛映一同進去。與他們同桌的人自然都是皇親,附近的席面上多是溫承的子侄輩,偶有人大著膽子前來敬酒,多是自己一口飲盡,並不敢真讓溫承和薛映喝酒,一頓飯倒是無波無瀾,只在宴席半程時,有內監抱來了一個四五歲的小童。
小童子穿著紅色小襖,長得玉雪可愛,活脫脫一個畫上的小童子,伸出胳膊抱住席間的老忠王。
大胤朝的藩王們按製成年後就藩,總有幾個王爺因著種種緣故,世代居住在京城,便如這位老忠王。
忠王是太祖堂兄弟的後代,太祖朝時封了韓國公,自先帝時候,因立了大功,超授王爵。現今老忠王年紀大了,便將王位傳給了兒子,享受起含飴弄孫的日子來,如今抱著的便是最小的孫輩。祖孫兩個小聲說了幾句話,小世子便問候起長輩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