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溫承將關外的兵權歸還給了朝廷,前往西北抵禦那邊的北狄人,朝廷派了數位將軍前往關外,徐增便是其中一位,故而他對這裡的諸多布置都很熟悉。從西北逃離的過程中,他原是想途徑關外逃亡往更遠的地方,潛下來隱姓埋名地過日子,卻沒想被那些戎族人捉住識破了身份。
那是曾經在關外肆虐也是被溫承打到幾乎滅族的戎族部眾。這一代首領是個剛滿二十歲的青年,他從徐增口裡得知了很多事情,明白大胤即將發生一些變化,而現在正是關外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等到大胤那邊已成定局,必然會加固關外的防守,再往後,他們想想要占據關外會更加的困難。於是他們連夜動手,趁人不備之際連奪了好幾座城池,關外地廣人稀,住的人並不多,兼之數年來接連換將,守兵也變得懈怠,故而他們一路算得上進展迅速。
他以為這次可以長驅直入,但這半年間溫承重新在關外布置了一道防線,截斷了猛烈的進攻。
京城,溫承看著關外的軍報,面色凝重。他手裡執掌著兵權,最是知道一場戰爭下來會是屍山遍野。故而他對興和帝的態度轉變之後,依舊並不想大動干戈,而是選擇仔細籌劃,想要減少傷亡。這半年他一直在聯絡這些年他培植起來的各方勢力,在很多重要地方換上了效忠自己的人。這些都需要時間,在一切完成的七七八八的時候,沒想到興和帝竟是再次將人逼跑了。
「陛下會讓你出征嗎?」薛映問道。
「大約會派別人去。」溫承道。他很清楚興和帝並不希望他領兵,大胤朝雖有其他能打的將軍,但大多都在西北,是他的手下,而北面從西邊趕到東邊,也需要數日的功夫。皇帝估計會派一個自己的心腹去打。
「那別人會打贏嗎?」薛映很是擔心,他並不希望溫承前往戰場,也希望早早能贏,但興和帝的心腹臣子,都不太靠譜。
溫承道:「但願吧。」急也無用,他自然不想讓大胤的軍隊輸。可他去不了戰場,並不能最終左右戰局,根據眼前的形勢,這將是一場硬仗,結果難料。不過這些年他已經習慣了,當邊境急務沒人的時候,便是他要頂上的時候。但那些還在城內堅守的將士,不少是他的舊部,他也會想辦法儘可能讓防線撐得更久一些,也讓這些人活得更久一些。
果然,興和帝派了自己信任的一位將軍攜兵前往,半個月後,關外再傳敗績。原是戎族首領設了一個陷阱,誘使剛到關外的大胤軍隊出城,那將軍不聽守城士兵的勸阻貿然行動,最終大多數人折在城外,只有少數士兵躲回城內。
這一波折讓本就混亂的局勢更加岌岌可危,此刻戎族人離京城不過幾百里,太近了。更何況,戎族一路殺戮而來,搶掠無數,不僅讓關外百姓和守兵人心惶惶,京城的達官顯貴們亦是擔憂。
眼下他們需要有一個人來重振士氣,重整民心,十幾年前收回關外的溫承便是最好的人選。興和帝最終妥協,讓溫承帶兵前往關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