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嬌養小王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現在的局面都是興和帝造成的,先帝若是怪也只會怪他,怪不得你。」薛映道。

到如今的結局,也許沒有多少人相信溫承是願意在戰事結束後將兵權還給興和帝,但薛映很清楚,前幾年溫承曾以為戰事快要結束,便已經搬運自己的東西前往泊州。只是因著變故,這一計劃才沒有繼續。

溫承心中嘆息,他也不知道若是皇兄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該如何作想。他來這裡,也並非為求得原諒,只是來看一看。正想著,他感受到薛映扯了扯自己的手心。

「你曾經對我說過,刀兵雖威力極大,可還是看掌握在誰的手裡。」薛映道,「我想權力也是如此。它在興和帝手裡隨心所欲,朝令夕改。權力在你手中,你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你定會比他做得更好。」

「我相信,接下來十年二十年,大胤一定會迎來海晏河清百姓富足的盛世之相。」薛映道。

「嗯。」溫承答應下來,他一定會坐好這個位置的。

三日後,溫承於奉天殿即位,頒布數道旨意。除了重用擁立之功的臣子以外,還起復了宣德朝的數位舊臣。

薛映亦是前來觀禮,聽著眾人讚頌溫承受於天命,心裡一時感慨頗多。溫承並非只是因為出身天潢貴胄而坐在這個位置上,從被父親厭棄的皇子,到讓眾人誓死追隨的大將軍王,再到今天,付出了太多的心力。

新帝登基後,門庭冷落多年的忠勇伯府重又有了賓客盈門之景。

哪怕溫承至今並未封后,消息靈通些的臣子都知道,薛映和溫啟都還活著的消息。不少人都有所猜測,忠勇伯主支和薛映這一支雖不近,但卻是滿朝文武中親緣最近的。

薛懷瑋已逾古稀之年,見到今日,自是一番感慨,自從廢帝登基之後,家族一蹶不振,如今終於有了復興之兆。他年紀已經大了,他幹不了二十年三十年,但眼前的十年,他會好好經營下去,為家族的後輩鋪路。

他只有一女偏生去得也早,如今在家中主持門楣的是他的侄子薛明山,薛明山正與他商量著事情。

「陛下如今並未下旨封后,可是有什麼顧慮?」薛明山心裡湧現出疑問,請教起自己的伯父。

「能有什麼大事。陛下就算不是為了皇后,僅僅為了皇子,也會善待我們薛家。」薛懷瑋心情大好,吩咐道,「我明日去趟吏部,還有摺子須得呈給陛下,來的客人你看著或是打發了,或是略坐坐,不可太招眼了。」

「是。」薛明山答應著,卻是起了另外的心思。

隨著溫承登基之後,薛映亦是住進了皇宮,兩人並沒有分居在宮室之中,溫承住在哪裡,他便住在哪裡,橫豎不會分開。

溫承在前朝之時,薛映在殿中看顧著溫啟,孩子自出生後換了已然搬了四次家了,倒是毫不認生,隨著月份長大的同時愈發活潑,仿佛不知道疲倦。薛映時常請教有經驗的嬤嬤們,得知也不能真讓孩子累著,於是想起儘量讓他每天的活動變得規律,這樣需要休息的時候哄睡起來也更加方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