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寨里來了小廚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芝麻和糖都是現成的,就是沒有電動打粉機,用石磨麻煩一點,是個體力活,好在山寨最不缺的是勞力,磨個黍米粉和芝麻粉完全是小意思。

芝麻餡想要好吃,一定少不了豬油。他們將黑芝麻粉、糖和豬油放到一起攪拌好,拿到室外涼一下,再拿回來做成一顆顆餡料。之後用和好的黃米麵把餡包起來,揉成一個圓球就可以了。

湯圓做起來難確實不難,但也需要有耐心,才能把湯圓揉得圓圓的,又顆顆大小均勻。

山寨里吃飯的人多,靠他們三個人包肯定不行,還是得發揮群眾的力量,提前找了幾個大嬸一起來包。

包完之後凍在室外一晚,正月十五的早上直接煮就可以了。

都不用想,湯圓也得到里廣泛的好評,但也有個別人不愛吃甜食,遲言也考慮到這點,湯圓只做為一種應節食物,並不是早上的主食。

他還做了改良版的胡辣湯,配上劉嬸做的餅,在冬日早上來上一碗,又開胃又全身都暖和和的。

早飯過後,大家休息一會就開始練功。遲言雖然進步較慢,但馬步扎得愈來愈穩,已經開始練習走梅花樁了。

大錘走梅花轉那叫一個溜,人像是飛起來的,讓遲言好生羨慕。

來山寨之後,聽大家一直喊大錘,遲言也就跟著叫,過了很久才想起還不知道大錘的真實姓名。有一天他忍不住問了大錘為什麼叫這個外號?

大錘馬上變得不好意思起來。

原來他十歲剛來山寨時,對一位姓史的大叔的雙錘非常感興趣,說自己也要練這個。史大叔逗他玩,說他能把錘拿起來就送給他,還教他練習。

他還真就去試著拿了,結果使了吃奶的勁,用雙手也拿不起一個錘,他發了狠話說:我早晚有一天能拿起大錘!

所以大家看到他就想起他拿不動大錘,慢慢就開始都叫他大錘,他也習慣了這個名字。

其實他本名還挺好聽的,特別是在山寨一堆大郎、二牛、三順之中,他的名字更加清新脫俗。

他叫李昭,還是鄉里的秀才給起的。因為他早上出生,昭字代表光明,也代表能明白道理,寓意非常好。

遲言想著那以後就叫他「小昭」也可以,但想到某武俠名著中的小昭,馬上做罷。

大錘這乾瘦身材、小眼睛,如同一個機靈猴子的形象,讓人實在叫不出「小昭」來,所以還是繼續叫大錘好了。

大錘因為先天條件,非常有練輕功的天賦。遲言覺得等大錘再多練幾年,飛檐走壁不在話下,這讓他這個在武功方面沒有任何長處、全是短處的人十分羨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