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寨里來了小廚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這個也是薺菜嗎?」遲言是旁邊一顆。弱弱地問。

「那個是馬蘭頭!」

「救命,啊啊啊!!!」遲言覺得自己真要崩潰了,以前用買回來的薺菜時,他也能一下子認出來,怎麼長在地上的就那麼難區分呢?

最後他只好跟在任大娘後面,任大娘挖到蒲公英就放自己筐里,看到薺菜就讓遲言挖起來,也算配合默契。

哪裡都有他們的幾個半大小子,當然也都來湊熱鬧,他們竟然都認識野菜,包括耿少行,也能區分得很清楚。

遲言發現果然是他自己的問題,他從小在城裡長大,也沒去過鄉下,早就變得五穀不分了。

一上午下來,大家挖了很多野菜,都送來了食堂,然後他們又一起摘洗了很久,快晚飯時間,才全部處理完,吃一頓野菜也真不容易。

但一想到晚上吃薺菜餃子,大家都不覺得摘菜麻煩了。

第25章 有客來

在美好的春天裡,吹著微風、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挖野菜,對遲言來說是件很快樂的事,對其他人來說卻並非如此。

古人春季挖野菜處,並非像現代人這樣為了嘗鮮,他們是因為青黃不接,糧食不夠吃,真的吃不飽,才沒辦法需要挖野菜,才會把野菜種類認得那麼清楚。

而且野菜不放雞蛋、肉根本也不太好吃,就算涼拌也需要各種佐料,窮人哪會講究那麼多,也就做個野菜糰子啃。

現代人偶爾吃個野菜玉麵團子,覺得健康養生,但讓你天天吃這個,幾天就受不了了。

所以也不知道住破瓦寒窯,靠挖野菜度日的王寶釧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有點扯遠了,還是繼續回來包薺菜豬肉餡的餃子吧!

山寨食堂僅剩下最後兩塊豬肉,即使不用解凍已經開始要融化,再不吃就要壞了。

把肉清洗好後,任大娘來剁肉餡,遲言切薺菜,劉嬸則負責和面,等他們先把準備工作做好,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

這次不搞團建活動了,只找了擅長包餃子的一部分人,不會包的來了也是添麻煩,包的餃子漏的滿鍋都是餡。

這次來的都是乾貨麻利的大嬸們,剛到飯點,餃子就都包好了,只待下鍋。沒有提前煮,是為了大家都能吃到剛出鍋的餃子,如果放得時間長一點,就沒了水靈靈的感覺,口感差多了。

全寨里的人都知道今天挖了野菜,要吃薺菜餃子。單說薺菜大家沒有太大興趣,但是薺菜餃子,那吸引力就不一般了。

初一吃的白菜豬肉餃子大家還在念念不忘、經常回味,今天又有餃子吃,能不激動嗎?

就連平時對吃東西不甚在意,經常等大家吃完才來食堂的姚副寨主,今天都來得早了一刻,剛好趕上第二鍋餃子出鍋。

餃子一鍋一鍋的煮著,流水般的端出去,一會一盆就見底了。廚房三人忙得沒時間先吃,不過他們自己留了一些餃子,晚一點再單獨煮著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