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圊是被寒山寺的師傅一起養大的,之前也就是個小沙彌,後來師傅們見他性喜讀書,這才送他去上學,年少的時候,他就這樣背著一袋子師傅化來的五穀雜糧去讀書,後來他做官,致仕,很多東西變了,唯有這每年親自往寒山寺背糧食的習慣,沒變。
虞老先生看著漫天飛雪,問他:「何以為定?」
賈琰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制為本,制以法為根。若民定,則國昌,何以為定?以製法而定,法其公正,法其嚴明,使上有所治,下有所依,勞有所獲,老有所居,則心安定。若反之,民之回矞,職競用力,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故施德政,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重人禮,有孝有德,重法度,有為所不為,方為興家之本,邦國之基,如此,四方則定。」
虞老先生聽罷,躬著身用手從地上滾了一個雪球,砸到他背上,罵道:「淨會做表面文章!」
賈琰齜牙,不知他哪來這麼大氣,是在罵他還是藉機罵別的什麼人,也就低頭不吭聲。
虞老先生又問:「看到下雪,能想到什麼詩?」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迎面又飛過來一個雪球,這次直接砸在了賈琰的臉上,順著賈琰的脖領子就跑了進去,賈琰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冷顫,他很想翻個白眼兒,表面的不愛聽,來句實在的還要被砸!
虞老先生見他那囧樣,哈哈大笑:「那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瑞雪兆豐年,因為冬天溫度低,能有效殺死農作物上的害蟲,雪水的導熱性能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其實起到了保溫效果,另外,積雪化水,還能為土地儲存水分,增強土壤肥力。」
賈琰有些用詞比較怪,但虞老先生一想大約也能明白,這次他是真的驚訝了,沒想到賈琰作為榮國府的子弟,還能知道這個。
虞老先生難得的點了點頭:「不錯,你已是舉人,是可以被舉官的,官者,文章重要,但務實更重要。」說罷也不再逗他,對他道:「你做了文章,便去我府上找我,給左門二邊兒上的那個小廝就行,過個三五天的再來拿。先說好,我只批註,不會給你講解。」
賈琰一喜,連連答應,見他面露疲態,便道:「先生,回去路途遙遠,我給您雇輛車吧。」
虞老先生擺擺手,嘆道:「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說罷逕自先他一步離開。
就這樣,不過十天半月的,賈琰便拿著自己的文章去找虞老先生,他和府上的小廝們混熟了,小廝們觀虞老先生的臉色,有時候便放水讓他進去,虞老先生極其不耐煩他,但賈琰的本意也不在拜師上,只和虞老先生聊些別的,漸漸的,摸清了彼此的性情,兩個人倒似朋友般,可以閒聊天了。
就這樣到了臘月三十這日。
古代娛樂節目缺乏,過年便是很鄭重的一項,即使節日又像是一種儀式。
丫鬟婆子們忙忙嚷嚷,撣揚塵、洗被褥、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準備鞭炮煙火,一片喜氣洋洋。榮國府中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
自賈母起,兩府有誥封者,皆按品級著朝服,先進宮朝賀,後宗祠祭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