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奴才謹遵皇上的命令,不允許毀苗種植,基本上都是自願栽種。」索額圖說道,命令是這麼傳達的,具體到了縣裡是如何的光景他並不完全清楚,萬一有哪個不長眼的違抗了命令,那也與他無關了。

「那就好。」李礽點頭道,康熙不是總喜歡微服私訪嘛,到時候讓他去河北訪一訪,看看情況,「種植之後呢?」

索額圖既然對這個事情上了心,定然是做了萬全的準備,「奴才已經安排好了人每個月去巡視一遍,免得下面的人陽奉陰違,毀了番薯苗,改種其他。」

這種情況肯定是存在的,有些人為了免賦,將家中的田地謊報上去,待到登記結束之後,便將番薯苗拔掉,改種其他。

「你辛苦了。」康熙說道。

「為皇上和太子分憂是臣之本分。」索額圖拱手說道。

「索額圖大人這是為百姓分憂,是我大清的棟樑呢。」李礽說道,身為朝廷官員,最重要的是為了朝廷分憂解難,朝廷之難,往往是百姓之難。

「保成說得對。」康熙立馬附和道,「朕選了你負責此事,一點都沒有看錯。」

索額圖的內心咚咚捶著的小鼓終於鬆懈下來,「奴才願效犬馬之勞。」

「汗阿瑪有沒有想過番薯熟了之後要如何?」李礽扭頭看向康熙,種植是一方面,收穫之後的出路是另一方面。

「自然是歸種植的百姓所有。」康熙不假思索地說道,但看保成沉思的樣子,笑問道,「保成這是有更好的主意嗎?」

索額圖也看了過來,中出來的東西難道還要收回來?

李礽在現代看過一些農業相關的社會新聞,農民選擇種植一樣作物只會因為四個字——有利可圖,種植番薯也是同樣的道理。

「汗阿瑪,咱們今天會不會遭災?」李礽面帶疑惑。

你這很期待的樣子是什麼意思?康熙氣結,「你怎麼問起這個?」

「我就想問問咱們賑災是如何操作的?」李礽問道。

「朕在不少地方建了賑災糧倉,若遇災年,便從這些地方調糧救濟,每到年末之時,也看看各地稅收情況,受災特別嚴重的地方則免除賦稅。」康熙說道。

「汗阿瑪真是愛民如子。」李礽先吹了一口彩虹屁,「如果咱們把一部分稻米換成番薯呢?」

康熙皺眉,此舉以次充好,恐怕有傷民心。

「汗阿瑪,咱們要改變百姓的飲食習慣,他們多吃稻米,所以才以種植稻米為主,若是只是充飢,其他作物未嘗不可。」李礽說道,改變百姓的飲食結構,對於稻米的需求降低,能夠緩解水旱災害對於百姓生活的影響。

相較於其他作物來說,稻米的種植和養護更為複雜繁瑣,對於生長環境的要求也更加嚴苛,現在的稻米還沒有經過改良,產量也沒有現代那麼大,那麼可替代性作物就是解決飢餓問題的重要辦法之一。

「一時半會兒,怕是很難啊。」康熙說道,主意尚可,但千百年的習慣豈是說變就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