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兄!你這軍隊不行啊,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學習一下。
「可是……這個事情不難處理吧?」李礽疑惑道,就康熙的能力來說,這種問題根本就是小城市小菜一碟,隨時端走。
「單單只是這件事不難處理。」康熙起身,慢慢走下來,「但是這件事牽扯比較多。」
「嗯?啥?」李礽有點聽不懂了,「牽扯到誰?」
「你可知本朝有個制度。」康熙說道,「襲明制,捐納官制。」
李礽有點知道康熙在說什麼了,他希望不是自己想的那個樣子,遲疑道:「花錢買官?」
但是讓他失望了,康熙點點頭,「差不多,捐資、納粟等方式,獲得做官的資格,此事並非前朝特例,《史記》雲,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
李礽面露古怪,但是這也……改變不了事實——賣官鬻爵,是瘋了嗎?朝廷都大張旗鼓這麼做了,你讓手握大權的官員會怎麼想?
康熙繼續說道:「如今國庫空虛,三藩之亂持續數年,國庫早就透支,所以朕頒布捐納官制度,此為應急之法,權宜之計。」
「所以縱兵傷人的人捐的官?」李礽只能想到這一種可能性。
「非也。」
不是?那您嘀咕這一大串?
「縱兵傷人的是副都統馬爾哈齊、營總兵馬順德。」康熙說道,「馬順德有個哥哥常州知府馬順起,已在任五年……」
李礽靜靜地聽著。
「朕先前已經下了諭旨,捐納官到任三年,稱職者具題升轉,不稱職者題參,可是馬順起沒有任何的調動,所有的考核都正常。」康熙說道,手撐在桌子上,叩了叩,「你說問題出在哪裡?」
出在哪裡?
李礽張口,說不出任何的話,三藩是一定要平的,除非他們退出山海關,但是退出山海關,整個國家也只會四分五裂,藩王割據,連年戰火,百姓沒有辦法得到長久的安寧,更別提外敵入侵的時候,他們會聯合起來抵擋嗎?
不賣國恐怕就是他們最後的良心了。
平三藩,國庫沒錢,穿越過來這麼久,他多少對清朝已經有點了解了,自順治年間,國庫已經出現空虛,順治十二年虧空八十萬兩,一年之後,就變成四百多萬兩,直接翻了五倍,令人髮指。
如果說雍正接了康熙的爛攤子,那麼康熙就是接了順治的爛攤子。
但是,賣官……無異於飲鴆止渴。
想想,一個知縣要花費四千兩,但是一年的俸祿也不過才六十兩,要是把捐納官看成一項投資,在任上得要如何搜刮才能回本呢?而貪污這個事情從來也不會因為回本就停止,就是滾雪球,只會越來越大,直到雪崩。
而雪崩之下,埋著多少無辜百姓的血汗屍骨呢?
李礽體會到一種窒息的感覺,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挽回這大廈將傾的頹敗之勢,靠什麼呢?靠自己那股子想躺平的鹹魚勁兒嗎?靠著自己穿越過來無法施展的知識嗎?還是靠著這個發放獎勵都費勁兒的系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