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礽在心裡嘆氣,說不去就不要這兩日隔三岔五自己溜過去嘛,真是口是心非的男人。
到了最後一天,康熙最終也沒有去,只是在那天去坤寧宮呆了一整日,那是他和赫舍里氏舉行大婚的地方,那也是赫舍里氏陪伴他許多日夜的地方,充滿了好的壞的回憶。
當日,李礽自己帶著諸王以下至八旗四品以上的一半官員、王妃、一品官命婦等前去祭拜,恭送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宮啟程。
雖然仁孝皇后並非李礽的親生母親,但是目送著她的梓宮離去,他心裡好一陣的難受,就好像原身的情緒依然存在一樣,又或者帶了幾分他自己的苦澀。
這一次,他目送了自己母親的離去。
第200章 台灣
送走了仁孝皇后的梓宮後,一大一小的兩個人都消沉了段時間,康熙還陪著太皇太后去了一趟遵化的溫泉。
直到七月份,康熙召集了內閣議事,主題便是□□。
這世上,少有雪中送炭,多是趁火打劫,說的就是台灣鄭氏。
自康熙初年開始,鄭氏不服清朝的統治,時常騷擾東南沿海,對於清廷的招安也不以為意,更是與耿精忠扮演貓捉老鼠的遊戲,糊弄康熙,而三藩之亂時,鄭經登陸進攻福建、廣州等地,與耿精忠合謀,泉州、漳州、潮州等地悉數歸順於他。
直到去年,朝廷也一直在盡力招安鄭氏,只要鄭氏願意退守台灣,清朝可既往不咎,和平共處,但再次遭到鄭氏拒絕,康熙對此隱忍不發,直到現在,三藩即將平定,此事再次提上議程。
李礽對於鄭氏堅持「明朝正統」「反清復明」沒啥感覺,畢竟人家就是老朱家一手提拔上來的,感恩在心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但是,沿海的老百姓做錯了什麼?日日提心弔膽,戰事一來,全家遭殃,傷的傷,死的死,日子都沒法過下去。
不過康熙想打,這仗還不一定能打呢。
「啟稟皇上。」戶部尚書上前一步,「三藩之戰,持續數年,國庫空虛,實難維持。」
再打個台灣,戶部尚書覺得自己吊死在國庫之中都找不到個墊腳的東西。
「那你可有籌措銀子的良策?」康熙反問道。
戶部尚書果斷閉嘴,他要有良策,何至於站出來反對?皇上想上天,他都能站在底下用嘴吹風,祝他一臂之力。
「明珠是什麼想法?」康熙坐在上首,心裡隱隱有所期待,當初自己想要削藩,從前朝到後宮均持反對的意見,就是明珠力排眾議支持了自己,吳三桂一反,明珠差點被流言蜚語戳成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