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感慨中還夾雜著一些其他的東西,只有他和太皇太后知道先帝曾言叛亂會在二十八日平息,如今已經應驗,那麼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會發生呢?
按照奏本上所言,吳世璠自裁,郭氏父子也走投無路自殺,郭皇后投繯,宮中追隨自盡的人上百,其餘與吳氏關係密切的人均已被控制,人數清點核對無誤。
但是,因為先帝的預言,這層勝利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明珠可不受這層陰影的影響,索額圖去種地了,他現在風頭無雙,加上自己早期可是鼎力支持削藩的人,這下子,身份地位將更上一層樓。
一時間,「明相英明」「明相乃是肱股之臣」「若非明相,哪有如今的平藩」……口氣之大,直讓明珠飄飄欲仙。
「皇帝不高興?」太皇太后笑道,剝著松仁。
「自然是高興的,如此大事兒,合該舉國歡慶。」康熙說道,他心中高興極了,但是想到蔡毓榮那事兒,就好像啃了一半的桃子,發現裡面有隻扭動的蟲子。
慶幸自己還沒有啃進去,但剩下的又有點敗興。
「哦?你的表情可不是這麼說的。」太皇太后道,把裝著松仁的盤子朝這邊送了送,「盛京送過來的,飽滿得很,嘗嘗。」
康熙摸了一把,慢慢剝著,「孫兒這不是想著蔡毓榮那點事兒嘛,先帝真要是說准了,那可怎麼辦?」
「一點賊心而已,三藩你都打下來了,還惦記著這點小事兒。」太皇太后道。
康熙當然知道,他就是希望這件事更完美一點,要是沒有蔡毓榮就好了,他道:「蔡毓榮賊心可不小,上個月,接到了他彈劾貴州提督趙賴的摺子,指責其不聽指揮,不按照吩咐行軍,經合議,認為貴州才收復,又是重地,趙賴此舉實屬正常。」
太皇太后並不知道這件事,但她只是想了想,就道:「怕是有其他的齟齬吧。」
「如今捷報的奏本還附了他彈劾總督董衛國,指責其不聽指揮,貽誤軍機。」康熙說道,「朕瞧著他就是嫉妒部下,想借朕的手替他打壓別人,毫無容人之心。」
「若真是如此,皇帝該提點一二,莫讓他起了驕縱之心,雲南之事久矣,好不容易打下來,可別讓他壞了事。」太皇太后適時提點,又道,「皇上若是不放心,只管讓人去調查,他若是覺得天高皇帝遠,可就是大錯特錯。」
康熙點頭,倒是這個說法,他這想來想去有什麼作用呢,還不如讓人走一趟,派誰最合適呢?
太皇太后給他提點了一個人——索額圖。
「我瞧著他在豐澤園待得挺好的,前些時候,還送了點說是他親自種的番薯,說讓咱們嘗嘗味道。」太皇太后說道,沒有索額圖上躥下跳,她和皇上都省心了不少,唯一的問題就是明珠鬧騰得厲害。
「叔姥爺這本事只用來種地可算是小題大做了,我得請他出山。」康熙說道。
「帶上保成一起去看看他吧。」太皇太后說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