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失笑,「那你說說。」
「我個人覺得朱方旦的懲罰重了,哼唧,尤其是他的弟子和隨從。」李礽說道,「他們都是被愚弄了,只要不再四處傳教,老老實實地過日子,就繞過他們吧。」
「就這麼寬恕了?」康熙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心軟了,結果保成的性子更甚。
「哎,朱方旦判個流放吧,他的弟子關個幾年,至於其他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把日子過好了就成。」李礽說道,只要不搞傳銷,就由他們去吧,「讓當地的官府多盯著點,以後不出問題就成。」
康熙沒說行不行,繼續道:「還有呢?」
「蔡琳的懲罰重了,阿爾泰犯的罪遠超過他,但只是流放。」
「蔡毓榮罪大惡極,若非看在他蕩平雲南有功,至少是個凌遲。」康熙說道。
「哎……我不太喜歡這種連坐……」李礽的手指在案桌沿上摳了又摳,「連坐」之法就很違背人倫啊,還有什麼誅九族,「還有家中若是有人犯罪史,三代之後就該開豁了。」
開豁,是指三代之後可以參加朝廷的科舉一類的事情,類似於洗白。
「你倒是會說。」康熙忍不住說道,「這樣只會讓那些人有恃無恐。」
李礽抱著手手,看著康熙,也不反駁,「他們現在都是汗阿瑪的子民。」
康熙頓了一下,他之所以對阿爾泰的懲罰會輕一點,確實跟他們的身份有關係。
「自打滿人入關,滿漢之間的矛盾就存在,如今已經不是建國那會兒,若是不假以彌補,這裂隙遲早會變成的深淵巨口,吞噬咱們。」李礽說道,「汗阿瑪是天下的共主,您要是不秉持公正,這天下還能什麼公正可言?」
如今可不是法治的時代,康熙就是丈量這天下的法律,只要他想公正,這天下才有一絲絲公正的機會。
李礽說完這話,就同康熙對視著,他心裡一點都不怵,這是為了大清,他也沒有什麼私心,三藩平定後,最為重要的是內部矛盾,就該趁此機會爭取些權力。
「行吧,就按照你說的來吧。」康熙說道,他從保成長期以往的態度感覺到這小子心裡確實有點想法,他願意去試一試。
根深蒂固的滿漢矛盾在一刻有所鬆動。
李礽鬆了一口氣,這算成了嗎?
當然是成了,沒過兩天聖旨就下了,朱方旦和蔡琳改成了流放,阿爾泰變成了斬立決,朱方旦流放,弟子遣回原籍,交給官府處理。
聖旨送出去後,李礽的心總算是放下,蔡毓榮和阿爾泰是罪有應得,康親王算是政治的犧牲品,眼下是無可奈何,朱方旦就是會蠱惑人心,只要不讓他去干傳銷就成。
而且,他還有個私心,朱方旦是抨擊程朱理學的,這一點上,他還是比較支持的。
這件事的餘韻還在,但是康熙已經打算去東巡了,東巡除了需要打點行轅,朝堂上也會做點準備。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