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您剛剛還使勁地反駁我啊?」李礽嘀咕道,他剛剛恨不得挽起袖子和康熙來一場辯論賽呢,結果康熙說他也是這個陣營的?

「考驗你而已,看你是否會輕易放棄心中的想法。」康熙不以為意地說道,「朕聽過,亦曾見過,田野小民俱系與有身家之人耕種,豐年則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窮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並無田地產業,強壯者流離四方,老弱者即死於溝壑。」

很好,您是懂得百姓疾苦的,可為啥遲遲不杜絕這種現象呢?在李礽的眼中,既然知道這樣損害了百姓的利益,就該當下立即禁止,而不是任由其發展。

李礽想不懂,問道:「那汗阿瑪打算什麼時候頒布詔令?」

按照史書上記載,「永不加賦」是在康熙末期,如今還早著呢,但對於老百姓而言,這項政令自然是能早一天,便早上一天得好。

「此事並非小事,關係到戶部的稅收,台灣未收,沙俄未定,西邊還有那準噶爾部和蒙古貴族們蠢蠢欲動,一旦沒了稅收,國庫空虛,難以維持,他們必定會趁虛而入。」康熙解釋道。

凡事欲速則不達,先求穩,再求進,放在大清,則是先天下太平,再求盛世輝煌,若是想要齊頭並進,恐怕兩邊都討不得好處。

李礽掰了掰手指頭,台灣就可以搞定,沙俄要晚點,也就是明年年初了,準噶爾比較難,遊牧民族反覆無常,不占地不統治,搶完就跑,實在是不好處置。

康熙見他垂頭喪氣的模樣,笑著道:「也不必過於憂思,一步步慢慢來,你剛剛提到的匠籍制度就可以先考查一番。」

要考查匠籍制度,必須要等到江南王世成夫婦上京,他們曾經因為紡紗機進京,又身在江南,確實是了解江南織造情況的最好人選。

於是,李礽掰著手指數著天數,算算人啥時候能來。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王世成夫妻帶來並非只是一個了解江南的機會,而是一場掀起萬丈高的狂風暴雨。

八月底,秋意漸漸染上枝頭,宮中的樹木還是一片濃郁的深綠,但在不經意的地方也隱藏著一兩枝深黃淺紅的秋色。

康熙最近的心情很不錯,首戰雖然失敗,但是施琅在後面的戰爭中,屢戰屢勝,大大小小的幾場仗過後,鄭氏請求投降。

之前,他就下發了旨意,准許台灣投降,由施琅代為受降。

一方面因為施琅是攻台的主要將領,這是他的功勞。

另一方面,就是要施琅能泄憤,施琅之父、兄長、過繼出去的兒子全都死在了鄭氏的手中,仇恨支撐著施琅走到如今這個局面,肯定是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既然登台,那便是這方土地將會為大清所有,雖然朝中不少人還對此持反對態度,但這根本影響不了康熙,就由著他們吵幾日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