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奴才並未查到具體的消息,但有傳言,他們曾經大吵過一家,林總兵與其意見不合,但施琅的地位更高……」海清說道。

林總兵說到底和施琅是同一派系的人,就算對施琅的做法持不贊同的態度,他也不會把事情捅出來,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內部意見不合的事情。

「而且,鄭氏投降之後,從前依附於鄭氏的人轉而投向靖海侯,租子也好,田地也好,很多都是他們討好靖海侯而想出法子。」海清解釋道,他不想得罪施琅,

康熙笑道:「但他也照單全部接受了,不是嗎?」

海清聽出了康熙的不快,趕緊低下頭,一言不發,不讓怒火波及自己。

「還有嗎?」康熙問道。

「奴才就調查出這些。」海清道,只希望皇上趕緊讓自己離開,他可不想沾染雷霆之怒。

「下去吧。」康熙揮揮手、

海清如釋重負。

康熙坐在座位上,想了會,召了黃錫袞前來,兩人秘密商談了好一會後,才讓人離開。

這在每天來來往往的人群之中簡直不值一提。

但十天後,康熙就下了聖旨,讓施琅帶著鄭氏族人、劉國棟等人進京受賞,至於台灣事務由林亮暫代。

聖旨還是海清去傳的,他咋一聽到這個旨意,便知道施琅十有八九要留在京城,吐巴事情餘韻猶存,貪慾過重,肯定會被皇上忌憚,絕對不會放任其在台灣盤踞。

不過,康熙並沒有告訴保成這件事,要是先帝知道了,會如何看他呢?

三百年啊,定然是現在就禍根埋藏吧。

李礽是在施琅回京之後才知道這件事,台灣與內陸一脈相承,自然是要一視同仁,不過那也明年才能知道的事情,而眼下,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忙。

先前農業期刊的事情是交給的索額圖和延善負責,後面延全也被拉進來一起,但審稿的大權依舊是李礽一人獨攬,確切說是他彈幕上的觀眾。

後世的種植技術遠遠比現在要發達許多,硬性條件很難做到,但一些經驗還是可以吸取的。

這大半年來,沒有任何的差錯,李礽對此還算是滿意,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得住老鼠,那都是好貓。

今年最後一期是關於明年春耕,他甫一拿起今年最後一期周刊,就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兩廣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春種相隔時間過短。

如今是小冰河時代,整個環境溫度都偏低,兩廣地區的種植時間是三月中旬左右,早熟品種可以一年三季,東北要等到五月份中旬,基本上一年一季,比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差不多晚上一個月。

而在眼前這份文稿上,兩廣和東北的種植時間比較靠近,一個四月頭,一個四月底,別看相差十幾天而已,十幾天的溫度變化對最後的產量足以造成很大的影響,失之毫米,謬之千里。

他最開始就強調過,所有的數據都要依據實際情況,這明顯就與實際情況不符合,不知道是撰稿人的問題,還是數據來源的問題。

李礽皺了皺眉,翻看了一下這篇稿子的撰寫人——王鴻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