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湯大人善待子民,這一點值得我大清所有的官員學習。」李礽說道,默默地給人戴高帽子,「若說有人負責這個事情,必然是湯大人了,只有你才不會重利輕民。」

湯斌心裡聽得美滋滋,太子爺知道了,豈不是皇上也知道了,所以才讓自己負責這麼重要的東西?

肯定是這樣的,不然皇上也不會同意的。

在他們這群官員的眼中,無論太子爺做了什麼,背後都是皇上的旨意,眼下這也應該是的。

太子爺的提議是在江南經濟試點,大力發展江南經濟,包括現有的紡織業以及其他的行業,圍繞這些制定的相應政策,包括農業、稅收、基礎建設等要素,還有一些對現有紡織場的約束。

其中有幾點是湯斌比較關心的。

一是農業。

江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稱呼,但自打紡織行業興行起來後,不少人開始改種棉花,這也早就了紡織行業一旦受挫,這些人跟著倒霉。

在太子爺的計劃中,要求保持農業種植面積,但同時引進不同的農作物。

還有一條是允許農產品價格在一定範圍內上漲。

這與皇上之前實施的政策相悖的,朝廷一直掌控著糧食的價格,避免天災之時,糧食價格上漲,餓殍遍野。

事實上,這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用,早些年,又是戰爭,又是天災,百姓的日子窮苦,要是由著糧價上漲,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餓死在其中。

但是,過低的價格也會傷農,降低他們種植積極性,這也是為啥棉花的價格一旦起來,大家都忍不住轉種棉花去了。

這條措施要是施行,雖然還是會有一些人去種棉花,但不會一窩蜂地去,會有求穩的人留下來,到時候糧食的價格上漲,這部分人也能賺到錢。

這樣就可以抑制只有發達的紡織業能賺到錢低下的百姓水深火熱這種嚴重分化的情況。

第二點就是商人成立自己的管理組織。

這一點放在著重說,也是因為康熙格外注重江南,要成立這樣的組織,肯定需要朝廷的認可。

當然,禁止官員參與其中,包括官員在本地經商的直系親屬。

要是可以,他甚至想禁止官員經商。

但這樣,被吊到絞刑架上的就會是他了,還不如直接篡位,打響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槍呢。

當然這只是一份框架,具體的還需要湯斌這群江南官員班子去豐富細節,但不用擔心,他已經說服康熙給湯斌一個得力助手。

「曹寅,將會幫助你一起完成此事。」康熙道,「鑑於現在內務府的情況,以後只會有蘇州織造局和杭州製造局,現江寧織造局將不會參與內務府織造活動。」

湯斌一愣,他沒想到江寧之事的餘韻會在這裡出現,那曹璽呢?

康熙很快給了答案,「曹璽以病乞休,朕同意了,以後將會由曹寅擔任江寧織造,負責協助你處理江南貿易事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