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是誤導了眾人?並且把噶祿置於里外不是人的位置。
他現在還要拉攏噶祿,多少要善待一下人家嘛。
「怎麼?」康熙問道,提到政事,他的表情嚴肅了些,「你想幹嘛?」
「想讓他把受賄的銀子還回來,修建寧波關口正缺錢呢。」李礽道。
「看來你的主意已經打好了,想用桑額的錢補上那個空缺,不過恐怕這也不夠吧。」康熙說道,「你既然選擇了最大的港口,就該知道那肯定要花費大筆的銀子。」
李礽絲毫不意外康熙知道這些情況,他甚至可以猜測自己南行的一舉一動都傳到了康熙的耳中,「所以呢,我有個想法。」
他拿到曹寅的計劃書時候,就知道桑額手中的錢根本不夠,在此之前,只是一個預估而已,如今他可以肯定相差十萬八千里。
康熙挑了挑眉梢,「說來聽聽。」
李礽掏了個奏本,放在了康熙的案桌上,「都在裡面呢。」
他讓別人寫計劃書,自己也寫了個政策建議,除了建設寧波關口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倡議。
首當其衝的就是稅銀。
第393章 三聯
朝廷每年關口會徵收大筆的銀子,但是國庫只會取限額。
超出限額的正額歸內務府所有,而鹽稅、鐵稅,包括後來者居上的關稅,關口的主事人基本上都出身內務府,所以都存在正額部分,數值還不小。
這樣看來,內務府真的是財務大贏家啊。
而李礽的提議中,關於稅收這部分,進行了重新分配,正額不再全歸內務府所有,一分為二,一半留給當地官府,作為維持當地發展之用。
比如說修建江寧的道路,比如說修建海港……亦或是其他的用途。
這樣官府在發展當地的時候,也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另一部分留給內務府,作為投資使用,內務府拿著這筆銀子可以去經商,也可以去貸款,但是收入得要上交一部分給國庫,同時,也要交稅。
這樣的話,戶部才能種下一顆銀子,長出一樹的銀子,以錢生錢。
回到現在,那便是要把江南地區上繳內務府的銀子,再撥回江寧地區,用來修建寧波海港。
這確實能解目前燃眉之急。
其次,也跟稅銀有關係。
自打同其他諸國建立貿易關係之後,有了一系列規範貿易政策,但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只在兩國之間施行,並未在國內的貿易中實施。
包括這次桑額事情,根本就在於信息的不對稱,百姓們根本不知道那是一處便民橋,所以一直在交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