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5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德忠是太子的心腹,一聽到這話,就猜出了太子爺的意思,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絆著魏珠,當然禮物也是要準備的。

皇上這次的旨意瞧著和太子爺、郡主沒有啥利益關係,但奇怪的是,兩人都十分高興,尤其是郡主,當時眼眶就紅了。

德忠想不通,但他覺得自己也不需要想通,只要按照主子的吩咐去行事便成。

既然康熙已經催著回京了,李礽心知就算是拖延,也拖不了也沒多少時間,所以他決定去催催湯斌他們。

「你們已經接到我汗阿瑪的旨意了,何時才能查到幕後之人?」李礽開門見山道。

「其實……」湯斌遲疑了一下,看了一眼曹寅。

「嗯?」

曹寅道:「其實已經查出一點眉目了,只不過此事太過敏感,不知該如何處理。」

李礽來了興趣,道:「說來聽聽。」

「您可聽說過嶺南吳家?」曹寅問道。

吳家?嶺南?

李礽搖搖頭,不只是他,連彈幕上的觀眾都滿是問號。

吳家,就只能想起一個吳三桂了,但嶺南和黔不是一個地方。

「吳家世代居住在廣東,曾經也是世家大族,世代讀書,人才輩出。」曹寅道。

到了現在,吳家的大家長名為吳安喻,是順治年間的進士,依照朝廷的安排,他回到廣東,候補了當地的一個小官,他在任上圍觀清廉,教化民眾,在當地小有名氣。

吳安喻不只是自己讀書厲害,他對兒子的要求也高,長子不到十六歲就考中了舉人,然而天妒英才,長子十七歲,因病亡故,為留下一子半女,只有個守寡的妻子,不過十五歲。

過了六年,吳安喻便為自己這個兒媳婦請修了貞節牌坊,因著他本身名聲不錯,加上家族風氣清肅,這個請求得到了當地的官員的支持,奏本層層轉交潤色,最終遞到了康熙的案桌上,故事早就已經不是原來的版本,康熙批准了。

之後,吳安喻次子與三子皆中了進士,次子候補了一個縣令的空缺,治民有方,三子也做了韶關一個小官員。

好景不長,三藩之亂起,尚之信為了獲得支持,強逼在粵的官員站隊,不服者,便殺之,亦或者投入大牢。

吳安喻次子運氣不好,他恰好在第一批殺雞儆猴的人里,只是剛剛做出反抗之態,就沒了性命,連累整個吳家都跟著倒霉,家族凋零。

好在三藩之亂之後便被平定,朝廷也封賞了一批在三藩之亂中堅定立場的官員,但因吳安喻次子已經亡故,則順延到三子的身上,有傳言他會是下一個韶關巡撫。

但大家都知道的是,下一個韶關巡撫是李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