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子民如此幸運,其他的地方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比如蒙古諸部落,比如衛拉特聯盟。
蒙古尚且強一點,最開始提出求救的人已經獲得了康熙的首肯。
但和清朝不那麼對付的人動作慢了,等求到康熙面前時候,一時半會兒也沒有這麼多的糧食了,只能等著下一批籌措了。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就是大清對他們的忽視,故意將他們排在後面。
其中齊齊爾里克盟的哈圖納表現格外明顯,甚至數次在背地裡出言不遜,他本就不討喜,自然就有人把這些傳到了康熙耳中。
本就微妙的關係日益危急,而噶爾丹就趁虛而入。
噶爾丹此人極有野心,在其同父異母的兄弟僧格被刺殺之後,噶爾丹火速回到準噶爾,在□□喇叭和額特首領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支持下謀得大權,成為了準噶爾新一任大汗。
事實上,僧格的兒子策妄阿拉布坦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而他對自己這位叔叔可是一直滿含怨恨。
但,噶爾丹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連自己弟弟索諾木阿拉布坦都幹掉了,更別提一個侄子,直接將人追到了博爾塔拉河遊牧,雖然沒能打贏,但徹底將人拔出了他們部落。
至此,噶爾丹一統衛拉特聯盟,他對周邊的小部落沒啥興趣,看中了東南的喀爾喀等蒙古諸部落,於是前往喀爾喀聯盟遊說他們投靠自己。
但蒙古和大清蜜裡調油,加上貿易關係,這種聯盟關係一時半會兒無法撼動,但也有一部分人心動。
此次的旱災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進攻理由——轉移部落內的矛盾。
噶爾丹帶著兩萬精銳長驅直入,加上少量人的裡應外合,一路碰到的抵抗幾乎是微乎其微,不成氣候。
一路直接打到了蒙古東部錫林郭勒盟內的烏珠穆沁,如今一道利箭穿透整個蒙古高原,並且還在不斷朝著大清逼近。
康熙幾乎是立刻派兵迎擊,這不僅關乎大清的安危,也關係到大清和蒙古的聯盟關係,一但大清在這場戰爭上失勢,之前的盟友說不定就會轉投噶爾丹。
要知道蒙古諸部落同大清接壤的範圍很大,一旦兩方結合,大清幾乎有一半的邊界線與他們為鄰,而準噶爾絕對不是那種想讓人同他做鄰居的部落。
所以,此戰不但必須要打,還要打贏才行。
但是李礽很清楚,這一仗輸了。
「要不再緩兩天,咱們最先進的火器還未運過來呢。」李礽勸道,戰敗可以再戰,但死去的士兵不會再回來,「再等兩日,與火器營一起出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