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過了幾天,乾清宮的事情不脛而走,大家都知道太子爺舌戰群儒一力支持戰爭。
與太子爺同一陣線的人……我們在故事裡都隱身了是吧?
且,國庫財力不支,太子爺願意捐出自己的財產,就為了保護沿海的漁民。
這個故事真假摻著,讓人摸不清楚到底哪點是真的,但無論如何,老百姓們對這個故事很買帳,認為太子爺愛民如子,一心為百姓著想。
事情傳到沿海地區,更是引發了熱議,大家對太子爺的事跡都很熟悉,支持廢除遷海令、恢復海上貿易、發展經濟特區、驅逐騷擾貿易的小島人……樁樁件件都是有利於民的事情。
在小島人追逐漁船的時候,比起被追逐,他們害怕朝廷會放棄沿海地區,再來一次遷海令,那恐怕會要了這些人的性命。
尤其是走海上貿易的商人們,沒想到小島人這麼快去而復返,一方面他們害怕小島人的掠劫,一方面又害怕朝廷禁止下海。
尤其是朝廷對於琉球的請願沒有立刻同意的時候,沿海之人心裡就更慌了,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收拾家產,趁早外逃。
但總有些走不了的人只能留在原處,等待命運的降臨。
如今太子爺出面,甚至說要用自己的財產來打這場戰爭,無異於讓百姓們恐慌的心多了點安慰,知道朝廷還願意保護自己。
於是沿海岸地區一片沸騰,甚至出現許多自行捐贈的情況,百姓們湧入當地縣衙,有錢出錢,有糧食出糧食,鬧鬧騰騰。
這事兒傳到京城的時候,軍隊已經出征,領軍之人正是施琅,之前,他受到猜忌,康熙並未將人留在台灣,而是放在福州訓練水師。
之前,胤褆就是跟著他在軍中歷練,永綬也跟著一起,將他的戰術總結出來,編纂在冊。
沿海百姓的「熱情」在朝廷引發了熱議,連李礽也被震驚了一把,在京城他也收到了一些捐贈,比如第一個站在他這邊的石清韻,還有榮憲,以及後宮其他的人,哈哈珠子們也跟著捐了款,還有一些百姓、朝臣。
但沿海百姓的卻不一樣,他們除了對李礽故事的感動,還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螻蟻尚且偷生。
感動之餘,李礽也沒忘記讓人把百姓捐贈的東西退回去,京城之人的捐贈都沒有收,又怎麼會要百姓的東西呢。
第451章 噶爾丹
雖然大話說出去了,但東西兩線同時開戰,對於國庫來說,還是有點吃力。
原先商貿帶來的一點積蓄幾乎是消耗殆盡,且戰爭帶來的失序,也阻礙了商貿的發展,稅收也降了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