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中的一部分人鬧騰過一陣後,發現康熙鐵了心,越鬧騰反倒是越糟糕,最終還是熄了聲,老老實實地開始自力更生。
當然也有死活轉不過彎的人一直都在背後碎碎念,說兩父子無情云云的,只要不嗶嗶到面前,康熙也就只當沒這個事兒。
當然也還有對改制表示雙手贊同的人,比如在數次戰爭中立功之人,頂替了舊的八旗之人,成為了新貴,自然而然稱頌康熙為盛世名君。
趁著這個時候,康熙一口氣連頒了其他幾道旨意。
首當其衝的便是廢除火耗歸公,火耗是地方官徵收錢稅多徵收的損耗。
這個政策是從噶禮的四十多萬兩的貪污中引申出來的,這得給百姓增加了多少的負擔,才能貪到如此多的銀錢?
旨意頒布之後,整個大清州府縣衙的火耗都降到了百分之五之內,且不得額外加稅。
在原歷史上,這是雍正年間施行的一條政策,但該制度和養廉銀結合在了一起,各個州府還是會有額外徵收的情況。
而現在並無養廉銀一說,所有官員的俸祿都走戶部,征多征少都跟當地政府無關,自然能夠一定程度上扼住他們的貪婪。
而第二條,就是在「永不加賦」上面延伸出來的「攤丁入畝」。
李礽想要的是「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收鄉紳的稅,但他也知道步子大了會扯到蛋,所以先從廢除丁稅開始也不錯。
況且現在商貿發達,稅收這塊再向普通百姓傾斜一點,也沒有關係。
「你確定嗎?」康熙問道。
「確定啊。」李礽靠在椅子裡,懶懶散散道,「本身內務府同朝廷就息息相關,現在反哺一把也沒啥。」
「那可是內務府五成的收入,不心疼嗎?」康熙笑道。
「才五成而已。」李礽也笑了笑,康熙是不是太小瞧他了?
「不擔心下面的人有意見?」康熙問道。
「不擔心,他們就得分內的,多出來的財富如何處置,與他們無關。」李礽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撈了塊糕點,正欲塞進嘴裡,卻被康熙用書輕輕拍了一下手背,糕點骨碌碌地滾掉在地上。
他不可思議地瞪大了眼睛,嘟囔道:「汗阿瑪,我都給了五成收入給您,您竟然糕點都不讓我吃一塊???」
「你洗手了嗎?」康熙反問道。
李礽……古人比自己還講究衛生是怎麼回事?
不過,這也恰好說明常識宣傳到位,現在張廷瓚下轄的期刊現在做得可好了,已經從原來的機構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個機構。
期刊啥都刊登,上到國家政策變化,下到日常衛生知識宣傳,一鍋端,只要識過字的人基本上都看過他們出版的雜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