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助秦始皇安穩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唐啟陽:「嗯,信陵君大方,送來二十條臘肉,五十斤鹽,十匹麻布。」

都是他們很能用得著的東西,徐蘭感慨:「信陵君還真是大方體貼。」

「是,他聽李先生說竹排和暖的床都很感興趣,上竹排上走了走。」

「竹排其他地方應該有了吧?」

「現在信息閉塞。」

「也是。」

第二天早上,徐蘭煮一鍋麥仁粥,蒸熟三四斤紫薯蕷放在陶盆里壓成泥,再加麵粉和細鹽揉一起揉成團,醒十幾分鐘後揪成小劑按扁,在淺石鍋上烙,烙出的餅很好看。

唐啟陽切碎薤,打入六個野鴨蛋放鹽攪和,徐蘭烙餅好後一炒就能吃飯。

早飯簡單但好吃,野鴨蛋和薤一起炒沒有腥味。

四個孩子吃得美滋滋,政兒心裡很不解,老媼跟著蘭從母學做飯菜,蘭從母不藏私,用的鹽也是用過濾過的鹽水,就是不如蘭從母和阿叔做的好吃。

徐蘭飯後就背背簍扛鋤頭上山挖紫薯蕷。

第14章 暖的床

鋤頭不如工兵鏟好用,徐蘭上午只挖三窩紫薯蕷,下午又挖兩窩,第二天不再去,陳粟和木一家挖兩天後紫山半山腰有很多大紫薯蕷的消息傳出,山腳下的黔首們一窩蜂上山挖薯蕷。

挖出來的薯蕷果然很大,大家臉上泛著喜悅的笑容,不少人更是興奮不已,磨麵不方便,還有很多人吃麥飯,薯蕷煮熟比麥飯還好吃,又這麼大個。

至於今年山上為什麼生長出這麼多薯蕷!

是山神見他們過的太難長出來的!

於是有關山神的事在黔首們傳開。

徐蘭挖回來的五個薯蕷放在臥室里,打算吃一個,留四個明年做種子種在後院,她把打算告訴石:「石,薯蕷這麼大個,我打算留薯蕷種子,明年開春在後院試種,你回去和你大父說一聲。」

石聽姑姑這麼說眼睛一亮猛點頭,對啊,他們可以種!

要是種出來,以後不用餓肚子了!

晚上木聽了大孫子的轉告,也起了明年種薯蕷的心思,並和交好的人說,不少人聽後很心動,不過要怎麼種?

徐蘭不挖薯蕷後把鋤頭借給陳粟,忙家裡的活同時去割編蓑衣的草回來,扯去葉子,綁成小捆掛在後院棚子下晾曬乾,等更冷時有空編蓑衣,蓑衣在冬天可以保暖,他們不怕冷不需要,但春天下雨時需要,還是要準備。

秋天乾燥,秋風肅殺,唐啟陽帶人做的第一批泥磚和泥板陰乾比較快,能用了,他們把堂屋收拾一下,搬走一些東西。

這天早上,唐啟陽帶丈人和兩個男青年劉平跟王亮準備砌炕,他在院子的地上畫炕圖,用樸素的語言告訴三個幫手暖炕原理:「我們燒火時地上的土會熱,土能儲熱……,就照著這個圖試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