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助秦始皇安穩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和阿母皆好,我已過六歲,跟李先生讀了《詩三百》《禮》,現在讀《商君書》和《春秋》《秦律》,學秦文。

每當我聽阿母提及阿父,總是在心裡描繪阿父的樣貌,只是每次描繪都不真確,阿母說我的眼睛和鼻子完全像阿父,在外母家時我便用銅鏡照看,看銅鏡里的眼睛和鼻子,還是想像不出阿父的樣貌,我便想有一天看到阿父就知道阿父的樣貌。

我在讀書之餘跟唐阿叔學擊劍,學會游水,學騎馬,能單獨策馬小跑了,總有一天能策馬奔騰,還跟蘭從母學辨認草藥,辨認在山裡能吃的東西。

有時聽唐阿叔講地理山川和四季變化,草木榮枯,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祝願阿父安好!

政兒

贏子楚看信後眼眶發熱,心緒被愧疚淹沒,政兒在信里沒有一句抱怨和訴苦,不問自己為什麼拋下他和他阿母,也不問自己什麼時候接他們來團聚。

呂不韋等許久,見贏子楚沉浸在愧疚里輕喊:「公子。」

贏子楚回神眨一下眼睛恢復神態,高興和呂不韋說:「不韋,政兒過得還好,讀了詩三百和禮,現在讀商君書和秦律,學秦文,還學會游水騎馬。」不韋派人去邯鄲打探傳回來的消息說政兒被唐家護著並能讀書,但沒有政兒寫得清楚。

呂不韋聞言也高興:「恭喜公子!」

申時中,王羽和韓非給學生們講了半個時辰的歷史課後下課,這段時間他們已經適應新的生活,教學輕鬆,就連說話不甚流暢的韓非也能輕鬆勝任,他們在教學的同時還有時間專研學問。

他們經過一段時間和唐啟陽蘭娘子相處,除了知道夫妻倆很好,但感覺越來越不了解他們,他們寫出通俗易懂的養殖書和本草集,讓石几個傳抄後向外出售,傳播知識,有人來跟他們請教如何種稻,他們也不吝賜教。

免費教學生們讀書認字還好理解,但為何要給他們講歷史?

這些學生尚未認識幾個字,講歷史有何用?

王羽和韓非抱著書走到離書院最近的溪邊,小溪兩岸種了垂柳,垂柳有半人高,垂柳之間有長竹椅,供人休憩。

溪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風景甚美,過兩年垂柳長高大後更美。

兩人坐在竹椅上各自看書。

當晚飯後,韓非問唐啟陽:「陽,你覺得治國家用法治還是以仁禮治國好?」

唐啟陽心想現在年輕的韓非也許在迷茫中,不是思想成熟的韓非子,回答:「我個人認為沒有哪派學說是完美的,都有優點和缺點,人性複雜多變,法治,禮治,德治都需要,相互結合,取長補短,社會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墨家,醫家,農家,兵家守護國土和生民。」

韓非喃喃:「取長補短?」

唐啟陽點頭:「我個人認為如此。」

王羽問:「陽,你認為儒家的缺點是什麼?」

唐啟陽說:「我讀儒家的書不多,不夠了解儒家,不敢空口評論,但覺得以仁禮教化並不合適所有人,有些人是無法教化。」強盜畜牲就該用物理消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